基本信息

张佩珩 男 硕导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电子邮件: zph@ncic.ac.cn
通信地址: 北京海淀区科学院南路6号
邮政编码: 100190
电子邮件: zph@ncic.ac.cn
通信地址: 北京海淀区科学院南路6号
邮政编码: 100190
研究领域
计算机系统结构、可重构计算、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生命健康大数据智能分析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招生方向
计算机系统结构
教育背景
2000-09--2005-0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获工学硕士学位1985-09--1989-07 南开大学电子科学系微电子专业 获理学学士学位
学历
中科院计算所 20000901--20050730 研究生毕业
学位
中科院计算所 20000901--20050730 工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9-01~现在,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苏州智能计算产业技术研究院, 副院长2017-01~现在,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系统结构部, 总工2011-09~2016-12,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性能计算机研究中心, 主任2005-12~2007-06,美国特拉华大学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并行系统实验室, 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05-08~2011-08,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 副主任1996-03~现在,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正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9-07~1996-03,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任助理研究员
社会兼职
2019-10-30-今,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
2019-07-30-今,中科算智(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
2019-01-09-今,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
2018-12-29-今,苏州智能计算产业技术研究院, 副院长
2017-08-14-今,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
2017-08-14-今,天津中科蓝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
2017-08-14-今,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
2017-05-15-今,北京中科图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
2019-07-30-今,中科算智(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
2019-01-09-今,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
2018-12-29-今,苏州智能计算产业技术研究院, 副院长
2017-08-14-今,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
2017-08-14-今,天津中科蓝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
2017-08-14-今,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
2017-05-15-今,北京中科图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曙光高效能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等奖, 国家级, 2013(2) 曙光4000”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二等奖, 国家级, 2007(3) 曙光4000”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 部委级, 2006(4) 大规模机群管理系统, 二等奖, 部委级, 2005(5) 曙光3000”和可扩展并行计算机系统, 二等奖, 国家级, 2004(6) 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系统, 二等奖, 国家级, 2001(7) 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系统, 一等奖, 部委级, 2000
专利成果
( 1 ) 使能单根I/O设备多根共享的适配装置、系统及方法, 发明, 2015,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01510751898( 2 ) 一种基于网卡直连的全互连通信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5,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01510427329( 3 ) 一种面向高维度网络的路由器及路由方法, 发明, 2014,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01410319245( 4 ) 一种集成网络路由器的众核处理器系统及其集成方法和实现方法, 发明, 2014,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01410302494( 5 ) 一种支持I/O功能动态分配的虚拟热插拔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发明, 2013,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01310697592( 6 ) 一种基板多芯片集成的大端口互连类芯片及实现方法, 发明, 2013,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201310298425( 7 ) 实现分布式I/O资源池化的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3,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01310240608( 8 ) 一种基于PCIe数据交换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发明, 2013,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01310038675( 9 ) 一种用于多根共享系统的I/O重映射方法和装置, 发明, 2012,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201210172844( 10 ) 一种用于多根共享系统的直接I/O虚拟化方法和装置, 发明, 2012,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201210171920( 11 ) 用于多根I/O 虚拟化共享系统的I/O 资源管理方法, 发明, 2012,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201210160593( 12 ) 多根I/O虚拟化共享方法和系统, 发明, 2012,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201210153862( 13 ) 一种支持单根IO虚拟化用户级接口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发明, 2012,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01210096454( 14 ) 具有硬件加速功能的智能以太网卡, 发明, 200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0510135496( 15 ) 一种多IO扩展接口的服务器主板装置, 发明, 2005,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200510066315( 16 ) 长距离视频图形阵列信号传输装置, 发明, 200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200410042720( 17 ) 基于双8b/10b编码器的16b/20b编码器逻辑实现方法, 发明, 2004,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00410002290( 18 ) 一种光神经元结构和包含该结构的神经网络处理系统, 发明, 2018,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01811532813( 19 ) 一种针对基因数据的取样字典树索引的压缩方法和系统, 发明, 2018,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01811427459( 20 ) 一种用于可调谐光装置的控制装置与方法, 发明, 2018,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01810795776( 21 ) 一种用于光网络的拓扑重构控制方法, 发明, 2017,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201710767900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of peptides in tandem mass spectra using an efficient open search engine,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8, 其他(合作组作者)(2) STrieGD: A Sampling Trie Indexed Compression Algorithm for Large Scale Gene Data, NPC 2018: 15th Annual IFI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 and Parallel Computing, 2018, 其他(合作组作者)(3) Deep Sequencing Big Data Oriented Computing Model and Architecture Research,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016, 第 1 作者(4) Accelerating Irregular Computation in Massive Short Reads Mapping on FPGA Co-processor, 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2016, 第 4 作者(5) SuperDragon:A Heterogeneous Parallel System for Accelerating 3D Reconstruction of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s, ACM Transactions on Reconfigurable Technology and Systems, 2015, 第 4 作者(6) Accelerating Millions of Short Reads Mapping on a Heterogeneous Architecture with FPGA Accelerator, FCCM '12 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EEE 2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ield-Programmable Custom Computing Machines, 2012, 第 6 作者(7) Short read DNA fragment anchoring algorithm, Bmc Bioinformatics, 2009, 第 2 作者(8) Implementation of the Smith-Waterman algorithm on a reconfigurable supercomputing platform, HPRCTA '07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igh-performance reconfigurable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held in conjunction with SC07, 2007, 第 1 作者(9) A Reconfigurable Accelerator for Smith–Waterman Algorithm,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 Express Briefs, 2007, 第 4 作者(10) 一种面向生物信息学的可重构加速卡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5, 第 1 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1 ) 面向新一代测序大数据量的计算模型与体系结构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6-12( 2 ) 云计算服务器关键技术研究, 主持, 市地级, 2011-01--2015-12( 3 ) 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专项之项目五: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验证系统, 主持, 部委级, 2016-07--2020-12( 4 ) 光互连集成芯片技术, 主持, 国家级, 2020-01--2021-12( 5 ) E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系统软件及应用支持环境研制, 主持, 国家级, 2019-01--2022-12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杨佳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李兴建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李想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戴福鑫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王田 硕士研究生 085211-计算机技术
包小圳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金堰安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王炳琛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邵慧子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郑华杰 硕士研究生 085211-计算机技术
隽鹏辉 硕士研究生 085212-软件工程
宋佳 硕士研究生 085211-计算机技术
张少龙 硕士研究生 085211-计算机技术
张宁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曹旭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程任清 硕士研究生 085211-计算机技术
何平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李然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杨宇昊 硕士研究生 085211-计算机技术
陈尧麟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贺恒逸 硕士研究生 085211-计算机技术
现指导学生
张家珲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黄茂雷 硕士研究生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