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伟 博导/课题组长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电子邮件: zhouwei@mail.kib.ac.cn
通信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 650201
研究员,1980年12月出生,浙江江山人。从事植物繁育系统功能与演化研究:以性系统高度特化的异型花柱物种(报春花)为主要研究模式,采用分子生态学、群体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开展繁育系统功能和演化相关的研究。迄今,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New Phytologist, Molecular 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 Oikos,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研究领域
立足我国西南地区,充分利用该区域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资源,围绕“植物多样化的性系统发现、特定性系统繁殖功能分析和性系统演化转变”这一研究脉络,以性系统高度特化的异型花柱(Heterostyly)物种为主要研究模式,利用分子生态学、群体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开展植物性系统功能和演化相关的研究。
迄今,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三个方面,系统解析了1)繁殖性状表型多态性在促进异交中的作用及其在群体内的稳定机制;2)繁殖表型多态性(二型花柱)向单态表型(同型花柱)转变的遗传基础及其生态适应机制;3)以及交配系统由异交向自交转变的生态和遗传效应,这些研究成果对理解植物性系统的功能、演化、及生态和遗传效应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其中,解析互逆的雌雄异位有效促进异交的论文(Zhou et al. 2015, New Phytologist)入选《Journal of Ecology》评选的2000-2015中国繁殖生态领域最重要的12篇论文之一;阐明繁殖表型单态群体起源的研究论文(Zhou et al. 2017, New Phytologist)被《植物学报》主编评述列为“2017年度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2019年,受国际繁殖进化生态学国际权威、美国科学院Spencer Barrett院士约稿,于New Phytologist的专辑“The ecology, evolution, and genetics of plant reproductive systems”发表交配系统由异交向自交转变及其自交综合征(selfing syndrome)发育的研究论文(Zhong et al. 2019, New Phytologist);2021年,作为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封面引述文章发表重要的研究论文,采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系统阐释交配系统演变的著名“进化盲端(Dead end)假说”之遗传基础(Wang et al. 2021,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该研究于2022年被《生物多样性》评述为近5年中国植物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研究重要进展之一。2024年,发表植物交配系统转变的重要论文,阐述异交向自交转变过程中适应性的表型与非适应性的基因组演化速率相对趋近的种群历史原因(Zeng et al. 2024, New Phytologist)。
获得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A类”人才项目和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人才项目支持,部分成果荣获2017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在本领域顶级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New Phytologist、Molecular Ecology、Functional Ecology等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20余篇。
当前主要研究兴趣:
⚫︎ 报春花属交配系统转变的比较基因组
⚫︎ 薯蓣属植物有性生殖向无性生殖演变
⚫︎ 稻属植物配子体特异表达基因的演化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招生方向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21-01~今,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2017-12~2018-06,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研究
2015-01~2020-1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4-08~2015-08,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
2011-06~2014-08,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社会兼职
2022-12-01~2025-11-30, 云南省植物学会,繁殖生态与生物互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2022-01-01~2024-12-31, 云南省植物繁殖适应与进化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1-08-01~2024-07-31, 云南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第一届站务委员会委员
2021-01-01~2025-12-31,《Plant Diversity》杂志, 第二届编委会委员
2019-12-09~2021-12-31, 云南省植物繁殖适应与进化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出版信息
代表性论文
Zeng ZH, Zhong L, Sun HY, Wu ZK, Wang X, Wang H, Li DZ*, Barrett SCH*, Zhou W*. (2024) Parallel evolution of morphological and genomic selfing syndromes accompany the breakdown of heterostyly. New Phytologist, 242(1): 302-316.
Zhao L†, Zhou W†, He J, Li DZ*, Li HT*. (2023) Positive selection and relaxed purifying selection contribute to rapid evolution of male-biased genes in a dioecious flowering plant. eLife, 12: 89941.
Wang XJ, Barrett SCH, Zhong L, Wu ZK, Li DZ, Wang H*, Zhou W*. (2021) The genomic selfing syndrome accompanies the evolutionary breakdown of heterostyly.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38(1):168–180.
Zhong L, Barrett SCH, Wang XJ, Wu ZK, Sun HY, Li DZ, Wang H*, Zhou W*. (2019) Phylogenomic analysis reveals multipl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selfing from outcrossing in a lineage of heterostylous plants. New Phytologist, 224 (3): 1290-1303.
Zhou W, Barrett SCH, Li HD, Wu ZK, Wang XJ, Wang H, Li DZ. (2017) Phylogeographic insights on the evolutionary breakdown of heterostyly. New Phytologist, 214 (3): 1368-1380.
Zhou W, Barrett SCH, Wang H, Li DZ. (2015) Reciprocal herkogamy promotes disassortative mating in a distylous species with intramorph compatibility. New Phytologist, 206 (4): 1503-1512.
Zhou W, Barrett SCH, Wang H, Li DZ. (2012) Loss of floral polymorphism in heterostylous Luculia pinceana (Rubiaceae): a molecular phylogeographic perspective. Molecular Ecology, 21: 4631–4645.
指导学生
毕业研究生
王昕嘉 2015-2020 博士研究生 工作-昆明理工大学
于 倩 2015-2021 博士研究生 工作-山东中医药大学
钟 莉 2016-2021 博士研究生 工作-云南省林科院
曹皓普 2018-2021 硕士研究生 攻读博士-中国农业大学
贺雨婷 2018-2022 硕士研究生 工作-湖南永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曾志华 2019-2022 硕士研究生 攻读博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相 婷 2019-2022 硕士研究生
王怡心 2019-2022 硕士研究生 工作-云南省曲靖市林业和草原局
封庆红 2020-2023 硕士研究生 工作-云南省林科院
王慧雯 2021-2024 硕士研究生
在读研究生
王 鑫 2021-
胡鹤烜 2022-
曾志华 2023-
韩明慧 2023-
龚慧莹 2024-
吴远密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