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振才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电子邮件: zczhu@hotmail.com
通信地址: 上海浦东新区川和路388弄10号101
邮政编码: 200434
长期从事卫星及相关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前沿探索,先后参与并负责了多项卫星关键技术攻关和卫星型号的研制工作,曾先后担任神舟七号伴星、创新三号卫星、量子卫星、暗物质卫星总师和总指挥。目前担任中欧合作SMILE卫星、中科院先导项目EP卫星的总指挥。
研究领域
卫星总体设计与仿真
微小卫星和姿态控制
敏感器技术研究
招生信息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
招生专业
招生方向
微小卫星和姿态控制
敏感器技术研究
教育背景
1989-09--1993-01 浙江大学 光电工程 博士
1986-09--1989-07 浙江大学 光电工程 硕士
1981-09--1986-07 清华大学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 本科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工作经历
2004-01~现在,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副主任、主任;副院长、副书记、书记;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1-01~2004-01,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 研究员
1995-09~2001-01,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 副研究员
工作简历
2001-01~2004-01,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 研究员
1995-09~2001-01,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 副研究员
社会兼职
专利与奖励
奖励
(2)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省级, 2018
(3) 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部委级, 2015
(4) 军队科技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部委级, 2014
(5)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省级, 2010
(6) 全国先进工作者, , 国家级, 2010
(7)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部委级, 2009
(8)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省级, 2009
(9) 中科院杰出成就奖, , 院级, 2009
(10)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等奖, 国家级, 2008
(1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国家级, 2005
(12)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省级, 2004
专利成果
( 2 ) 一种星地双光路对准的地面试验方法, 发明, 201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17 1 0986798.5
( 3 ) 星地双光路对地面双站同时指向方法及系统、控制终端, 发明, 201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17 1 0942885.0
( 4 ) 海量数据实时图表化处理方法, 发明, 2014,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148002666.1
( 5 ) 转台与卫星平台耦合姿态动力学建模及辅助验证的方法, 发明, 2015, 第 3 作者, 专利号: ZL20158000835.2
( 6 ) 一种天基空间目标成像曝光时间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4, 第 3 作者, 专利号: ZL201410522278.5
( 7 ) 基于频率隔离的微小卫星平台复合姿态控制方法, 发明, 2015, 第 3 作者, 专利号: ZL201518000838.6
( 8 ) 卫星通用高速数传自动化综合测试系统, 发明, 2017, 第 3 作者, 专利号: ZL201418002509.0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2] 张晟宇, 孙煜坤, 朱振才, 胡海鹰. 启发式前后向链条优化组合在轨多目标观测规划算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1, 43(5): 1262-126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4496977.
[3] Zhang, Shengyu, Zhu, Zhencai, Hu, Haiying, Li, Yuqing. Research on Task Satellite Selection Method for Space Object Detection LEO Constellation Based on Observation Window Projection Analysis. AEROSPACE[J]. 2021, 8(6): [4] 张学钢, 朱振才, 陈宏宇. 考虑气动效应不确定性的气动辅助变轨制导算法. 控制与决策[J]. 2020, 35(11): 2773-277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3287929.
[5] 张文秀, 朱振才, 张永合, 王新宇, 卞均益. 基于稀疏表示和图像融合的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20, 374-376,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00002GGG47787JP0MP508JL0MFR.
[6] 张文秀, 朱振才, 张永合, 王新宇, 丁国鹏. 基于残差块和注意力机制的细胞图像分割方法. 光学学报[J]. 2020, 40(17): 76-8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3161806.
[7] 朱振才, 张晟宇, 胡海鹰. 分布式空间系统组网技术综述. 航天器工程[J]. 2018, 27(6): 77-8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001062545.
[8] 陈宏宇, 朱振才, 付碧红, 陈凡胜, 孙胜利. 对空间目标成像的伴随小卫星系统设计. 宇航学报[J]. 2010, 329-33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33119187.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2 ) SMILE 中欧合作项目, 主持, 国家级, 2016-11--2023-12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汪毅 硕士研究生 080902-电路与系统
李知周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黄国胜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王明亮 博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张科科 博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刘沛龙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冯晓雪 硕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李一松 硕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任缔超 硕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陈少杰 硕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张文秀 硕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张学钢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占浩 硕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单宝彦 硕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聂启颖 硕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张晟宇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现指导学生
陈娟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毛青筠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支帅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邱成波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周士九 硕士研究生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
汪骏勇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陈昕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张智勋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陈旭睿 硕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