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嵩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电子邮件: yuesong@ime.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邮政编码: 100029
近年研究工作
他于2017年6月加入现课题组,目前主要从事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光学与介质超表面光学的研究,同时开展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物理过程的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他当前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率先行动”××项目及微电子所所长基金的支持。
他于2012年7月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取得光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超快光学及纳米光学著名专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龚旗煌院士(IOP、OSA和SPIE Fellow)。后于2013年5月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是国际知名青年纳米光子学专家Prof. Dr. Laura Na Liu。他在德期间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Stiftung)博士后奖学金的支持。
他在纳米光子学领域积累了十余年的研究经验,长期开展基于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研究,积累了从结构设计、数值模拟、微纳加工到光学表征全链条的丰富经验,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目前主要开展的工作有:针对表面等离子体超表面手性光学响应的调控,利用精确对准的多次电子束曝光手段,制备并研究了复杂三维手性超表面的光学行为;结合相变材料及化学反应特异材料,利用复合表面等离子体微纳结构实现了光学性质的有源调控并展示了高灵敏度氢气传感的应用;针对发生在介观尺度上的超快动力学过程,利用与博士导师共同搭建的时空高分辨飞秒-近场系统,对亚波长尺度上的热电子超快动力学过程及物理效应开展了极富特色的研究。截至2021年5月,他与合作者一起在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Nano Letters, ACS Nano, Appl.Phys.Lett.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SCI论文28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8篇),总被引次数超过900次,h因子达15。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目前主持国自然基金、北京市科委、中科院项目若干,曾获德国洪堡奖学金。此外还受邀担任Optics Letter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和Optics Express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
他在自上而下(top-dwon)微纳结构加工(电子束曝光EBL、聚焦粒子束刻蚀FIB)、先进光学表征(泵浦-探测超快光谱技术、近场光学显微术、暗场单颗粒显微光谱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及数值模拟(CMOSOL Multiphysics)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及专业技能。
招生信息
最近的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全介质超表面、金属/介质超材料、智能纳米光子学器件等方面,希望招收具有物理、光学、光学工程、电磁场与电磁波、纳米材料、微纳加工技术及其他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生加入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对数值模拟、拓扑优化算法、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COMSOL、MatLab、Python等),或微纳加工(top-down微纳加工技术,如EBL或FIB,薄膜生长、刻蚀等),或光学实验(暗场显微光谱、光学全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有基本了解的同学优先,有一定实际经验更好。
英文文献阅读及写作要过关,英文口头报告能力可以加入课题组后再培养。
目前只有硕士生招生名额,有意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需要联合培养。
招生专业
招生方向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专利与奖励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现代光学研究所
北京邮电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
中山大学物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