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毅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教授 博导
电子邮件: lixy@ucas.ac.cn
通信地址: 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政编码: 100049
研究兴趣
综合利用多种计算机计算和模拟技术,从多尺度的角度,对化学,生物和材料体系进行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工作聚焦在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具体内容如下:
1. 碳纳米管水通道的研究。
2. 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的电子转移相互作用。
3. 基于碳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机理。
4. 共价有机骨架网络(COF)的吸附。
5. 分子马达的研究。
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招生信息
我们的研究工作属于交叉学科领域,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学,生物学,计算机等多个学科,所以期待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的加入,特别是物理专业、物理化学专业,材料物理专业,化学专业。
招生专业
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名称和代码 材料学 080502
研究方向 计算材料物理
专业名称和代码 材料与化工 085600
研究方向 分子马达
专业名称和代码 纳米科学与技术 0805J1
研究方向 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
学习经历
教授课程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人造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及解决方案探索,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 纳米颗粒与细胞相互作用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负责人, 国家任务;
3 碳纳米管在生物体内的输运作用, 负责人, 国家任务;
4 氢能发展中的基础科学问题,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5 基于碳纳米管与蛋白质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细胞毒性机理探索/21144001, 负责人, 国家任务;
6 蛋白质-纳米材料体系中的吸附和电子转移/21274164, 负责人, 国家任务;
7 核酸药物高效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8 氧化铝复相前驱体分子结构模拟计算, 负责人, 企业委托;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刘博 硕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杨玉玲 硕士研究生 080502-材料学
杜怀亮 硕士研究生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石彦超 硕士研究生 070322-生物无机化学
葛振朋 硕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胡本锋 硕士研究生 085204-材料工程
张驰 硕士研究生 085204-材料工程
张冬冬 硕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黄须啟 硕士研究生 085204-材料工程
张玉杰 硕士研究生 085204-材料工程
张程澄 硕士研究生 085204-材料工程
吴汶泽 硕士研究生 085204-材料工程
孙丰垒 硕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现指导学生
王梓臣 博士研究生 080502-材料学
王涛 硕士研究生 080502-材料学
胡堃 硕士研究生 085600-材料与化工
吴汶泽 博士研究生 080502-材料学
焦博新 硕士研究生 085600-材料与化工
工作经历
2016-2020,中国科学院大学, 教授
2005-2016,中国科学院大学, 副教授
2003-2005,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博士后
2000-200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博士后
出版信息
代表性论文:
Zhang C., Li X. Y.*, Wang Z. C., Huang X. Q., Ge Z. P., and Hu B. F., Influence of structured water layers on protein adsorption process: A case study of cytochrome c and carbon nanotube interac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J. Phys. Chem. B, 124(4), 684-694, 2020.
Shi Y. C., Li X. Y.*,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nd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Nanomaterials, J. Nanosci. Nanotech., 12 (11), 8231-8240, 2012.
Li X. Y., Shi Y. C., Yang Y. L., Du H. L., Zhou R. H., Zhao Y. L., How does water-nanotube interaction influence water flow through the nanochannel, J. Chem. Phys., 136, 175101, 2012.
10. Li X. Y.*, Shi Y. C., Miao B., Zhao Y. L., Effects of embedded carbon nanotube on properties of biomembrane, J. Phys. Chem. B., 116, 5391-5397, 2012.
Du H. L., Li J. Y., Zhang J., Su G., Li X. Y.*, Zhao Y. L., Separation of hydrogen and nitrogen gases with porous graphene membrane, J. Phys. Chem. C, 115(47), 23261-23266, 2011.
Yang Y. L., Li X. Y*., Jiang J. L., Du H. L., Zhao L. N., Zhao Y. L. Control Performance and Biomembrane Disturbance of Carbon Nanotube Artificial Water Channels by Nitrogen-Doping, ACS Nano, 4 (10), 5755-5762 (2010).
Liu B., Li X. Y*., Li B. L., Xu B. Q. and Zhao Y. L., Carbon nanotube based artificial water channel protein: Membrane perturbation and water transportation. Nano Lett., 9(4), 1386-1394 (2009)
highlighted: Nature China (25 March, 2009)
Li X. Y. and L. A. Eriksson, Photoreaction of skin-sensitizing trimethyl psoralens with lipid membrane model, Photochem. Photobiol. 81, 1153-1160 (2005).
Li X. Y. and L. A. Eriksson, Influence of C5-Methylation of Cytosine on the Formation of Cyclobutane Pyrimidine Dimers, Chem. Phys. Lett. 401, 99-103 (2005).
Li X. Y. and Zhao D. L., 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 of Polymer solutions, J. Chem. Phys. 119, 3996-4004 (2003)
Li X. Y. and Zhao D. L., 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 of Lattice Polymer Fluid, J. Chem. Phys. 117, 6803-6809 (2002)
论著:
R. C. Guedes, X. Y. Li, D. dos Santos and L. A. Eriksson, “Theoretical studies of photodynamic drugs and phototoxic reactions”in Modelling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in Biological Systems; K. J. Naidoo, (Eds.)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6, 304, 1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