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刘迎春 女 博导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电子邮件: liuyc@microsate.com
通信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雪洋路1号
邮政编码: 201203
电子邮件: liuyc@microsate.com
通信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雪洋路1号
邮政编码: 201203
研究领域
飞行器设计 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空间网络 时空基准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082501-飞行器设计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070402-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070402-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招生方向
卫星星座设计
卫星导航
轨道动力学
卫星导航
轨道动力学
教育背景
1997-09--2002-02 南京大学天文系 理学博士
1992-09--1996-07 南京大学天文系 理学学士
1992-09--1996-07 南京大学天文系 理学学士
学历
-- 研究生
学位
-- 博士
工作经历
1996-2006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2002-2004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心空间物理学博士后站流动
2006-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 研究员
2002-2004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心空间物理学博士后站流动
2006-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 研究员
工作简历
2017-09~现在,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研究员
2015-05~现在,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研究员
2010-12~2015-05,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研究员
2006-05~2010-12,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研究员
2002-08~2004-08,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博士后
1996-07~2006-05,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15-05~现在,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研究员
2010-12~2015-05,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研究员
2006-05~2010-12,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研究员
2002-08~2004-08,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博士后
1996-07~2006-05,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副研究员
社会兼职
2023-11-30-今,上海海洋大学, 研究生导师
2018-01-01-今,空间科学学报, 编委
2015-12-01-今,国家标准委员会TC312, 委员
2018-01-01-今,空间科学学报, 编委
2015-12-01-今,国家标准委员会TC312, 委员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北斗三号专用导航卫星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一等奖, 部委级, 2020
(2) 神舟七号伴随卫星轨道接近与绕飞技术, 一等奖, 部委级, 2009
(3) 神舟七号伴随卫星飞行试验设计, 二等奖, 部委级, 2009
(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杰出贡献者, , 部委级, 2008
(5) 深空探测与月球探测测控通信技术研究, 三等奖, 部委级, 2007
(6) XX星座高精度实时定轨与时间同步技术, 二等奖, 部委级, 2005
(7)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测控通信系统总体, 一等奖, 部委级, 2004
(8) 神舟三号任务中TW-114星锁失锁问题的分析研究, 二等奖, 部委级, 2004
(2) 神舟七号伴随卫星轨道接近与绕飞技术, 一等奖, 部委级, 2009
(3) 神舟七号伴随卫星飞行试验设计, 二等奖, 部委级, 2009
(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杰出贡献者, , 部委级, 2008
(5) 深空探测与月球探测测控通信技术研究, 三等奖, 部委级, 2007
(6) XX星座高精度实时定轨与时间同步技术, 二等奖, 部委级, 2005
(7)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测控通信系统总体, 一等奖, 部委级, 2004
(8) 神舟三号任务中TW-114星锁失锁问题的分析研究, 二等奖, 部委级, 2004
专利成果
[1] 林宝军, 赵帅, 赵亚慧, 邵瑞强, 刘迎春, 董明佶, 李锐. 卫星激光载荷的境外实时测控方法. CN: CN116683971A, 2023-09-01.
[2] 林宝军, 赵帅, 邵瑞强, 刘迎春, 沈苑, 董明佶, 李锐. 激光星间链路断链重建方法和重建系统. CN: CN116599569A, 2023-08-15.
[3] 林宝军, 赵帅, 刘迎春, 沈苑, 邵瑞强, 董明佶. 航天器接入北斗星间链路系统的方法. CN: CN116527118A, 2023-08-01.
[4] 林宝军, 解放, 刘迎春, 林夏, 刘国华, 高爽. 大规模星座运维架构选择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 CN115664505A, 2023-01-31.
[5] 李锐, 林宝军, 沈苑, 刘迎春, 赵帅, 董明佶, 谭双杰, 刘恩权, 石龙龙. 卫星激光网络流量均衡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 CN115633278A, 2023-01-20.
[6] 李锐, 林宝军, 刘迎春, 沈苑, 赵帅, 董明佶, 谭双杰, 孔陈杰, 石龙龙, 张强, 刘恩权, 郭星辰, 卢元申, 何盼. 一种基于双层卫星光网络架构的通信系统及其动态流量控制方法. CN: CN115483972A, 2022-12-16.
[7] 赵帅, 林宝军, 沈苑, 刘迎春, 龚文斌, 邵瑞强, 董明佶. 卫星网络节点故障的检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 CN115133980A, 2022-09-30.
[8] 林宝军, 蒋桂忠, 管淑君, 陈鸿程, 张永合, 刘迎春, 李绍前, 王新平. 一种核动力卫星构型. CN: CN114771874A, 2022-07-22.
[9] 孙小雷, 习成献, 马二瑞, 陈鸿程, 张永合, 刘迎春, 李绍前. 一种空间核动力平台非核在轨验证方法. CN: CN113776869A, 2021-12-10.
[10] 徐健, 解放, 李绍前, 李锴, 沈苑, 刘迎春, 林宝军. 一种基于多动力的空间钻探装置及方法. CN: CN113685184A, 2021-11-23.
[11] 洪霞, 陆新颖, 杨琼, 余志洋, 戴永珊, 沈冠浩, 李绍前, 刘迎春, 沈苑. 异构航天器健康度的自适应管理方法. CN: CN115048718A, 2022-09-13.
[12] 洪霞, 陆新颖, 杨琼, 余志洋, 戴永珊, 沈冠浩, 李绍前, 刘迎春, 沈苑. 基于标准化设计的异构航天器信息数据自适应管理方法. CN: CN113627018A, 2021-11-09.
[13] 张鸽, 冷佳醒, 杨琼, 李国通, 沈苑, 刘迎春, 蒋桂忠, 陈志峰, 王学良, 龚文斌, 林宝军, 沈学民, 丁澍恺. 一种卫星微小故障的检测方法. CN: CN113627523A, 2021-11-09.
[14] 杨琼, 张军, 冷佳醒, 张鸽, 王亚宾, 曾繁彬, 丁澍恺, 李国通, 林宝军, 沈苑, 蒋桂忠, 刘迎春, 王学良, 陈志峰, 龚文斌, 任前义, 李锴. 一种卫星遥测数据的在轨异常监测方法. CN: CN113496261A, 2021-10-12.
[15] 董明佶, 赵帅, 林宝军, 刘迎春, 沈苑, 龚文斌, 赵亚慧, 邵瑞强, 石碧舟, 刘彬, 刘欢. 一种整星条件下的激光通信载荷地面测试方法. CN: CN113067631A, 2021-07-02.
[16] 冷佳醒, 林宝军, 杨琼, 王学良, 陈少磊, 张鸽, 杨光, 李锴, 任前义, 沈苑, 刘迎春, 张军, 陈志峰, 龚文斌. 一种自主运行单元的可靠性强化测试方法. CN: CN112818543A, 2021-05-18.
[17] 杨琼, 张军, 李国通, 王亚宾, 曾繁彬, 冷佳醒, 丁澍恺, 沈苑, 刘迎春, 应俊. 卫星电源系统健康状态监测系统. CN: CN112803893A, 2021-05-14.
[18] 杨琼, 张军, 李国通, 王亚宾, 曾繁彬, 冷佳醒, 丁澍恺, 沈苑, 刘迎春, 应俊. 卫星异常检测系统. CN: CN113589330A, 2021-11-02.
[19] 徐凯, 赵帅, 牛崇, 涂珍贞, 李楷, 刘迎春, 王学良, 林宝军, 李绍前. 基于遥测包复用的卫星遥测数据下传方法. CN: CN112187411A, 2021-01-05.
[20] 徐凯, 古启军, 涂珍贞, 牛崇, 刘迎春, 王学良, 林宝军, 刘希宁, 陈少磊. 基于两级分包体制的遥测调度方法. CN: CN113315567A, 2021-08-27.
[21] 徐凯, 赵帅, 牛崇, 涂珍贞, 李楷, 刘迎春, 王学良, 林宝军, 李绍前. 遥测包数据域复用方法. CN: CN113193905A, 2021-07-30.
[22] 徐凯, 古启军, 朱峪, 吴敏, 任前义, 刘迎春, 林宝军, 沈苑, 刘希宁. 卫星遥测数据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 CN112183646A, 2021-01-05.
[23] 徐凯, 古启军, 涂珍贞, 牛崇, 刘迎春, 王学良, 林宝军, 刘希宁, 陈少磊. 基于多信道约束条件的卫星遥测调度系统及方法. CN: CN112187384A, 2021-01-05.
[24] 徐凯, 古启军, 朱峪, 吴敏, 任前义, 刘迎春, 林宝军, 沈苑, 刘希宁. 基于表格化的卫星遥测数据系统. CN: CN113282685A, 2021-08-20.
[25]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基于两步Kalman滤波的星光导航方法及系统. CN: CN112179334A, 2021-01-05.
[26] 解放, 林宝军, 刘迎春, 沈苑, 李绍前, 安洋, 田艳, 陈鸿程, 程泽崧, 邱成波. 一种太阳电池阵结构及展开方法. CN: CN112027118A, 2020-12-04.
[27]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王申, 姜松. 基于天文导航的星间链路自主恢复方法及系统. CN: CN112013834A, 2020-12-01.
[28]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姜松, 王申. 基于天文导航的星间链路自主导航方法及系统. CN: CN112014869A, 2020-12-01.
[29]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王申, 姜松. 星间链路导航方法. CN: CN115342818A, 2022-11-15.
[30] 刘彬, 田小莉, 胡生旺, 邹玉龙, 牛崇, 赵帅, 邵瑞强, 石碧舟, 周黎莎, 刘迎春, 龚文斌, 沈苑, 蒋桂忠, 林宝军. 高可靠星载软件启动系统及方法. CN: CN111857884A, 2020-10-30.
[31] 刘彬, 田小莉, 胡生旺, 邹玉龙, 牛崇, 赵帅, 邵瑞强, 石碧舟, 周黎莎, 王学良, 刘迎春, 龚文斌, 张军, 沈苑, 蒋桂忠, 林宝军. 卫星综合电子系统. CN: CN111917453A, 2020-11-10.
[32]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王正凯. 星上可用的北斗卫星集中式星座自主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 CN: CN111522036A, 2020-08-11.
[33]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星座同轨道面卫星自主导航方法及导航系统. CN: CN111522037A, 2020-08-11.
[34]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王正凯. 北斗卫星集中式星座自主导航方法. CN: CN115390109A, 2022-11-25.
[35]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卫星自主导航方法. CN: CN115639580A, 2023-01-24.
[36] 解放, 林宝军, 季毅巍, 刘佳伟, 蒋桂忠, 刘迎春. 太阳帆板展开试验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 CN111169665B, 2021-04-13.
[37] 林士峰, 蒋桂忠, 沈苑, 龚文斌, 刘迎春, 李锴, 安洋, 马二瑞, 张筱娴, 许红阳, 任烜. 一种大功率密度卫星地面测试散热系统. CN: CN207969269U, 2018-10-12.
[2] 林宝军, 赵帅, 邵瑞强, 刘迎春, 沈苑, 董明佶, 李锐. 激光星间链路断链重建方法和重建系统. CN: CN116599569A, 2023-08-15.
[3] 林宝军, 赵帅, 刘迎春, 沈苑, 邵瑞强, 董明佶. 航天器接入北斗星间链路系统的方法. CN: CN116527118A, 2023-08-01.
[4] 林宝军, 解放, 刘迎春, 林夏, 刘国华, 高爽. 大规模星座运维架构选择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 CN115664505A, 2023-01-31.
[5] 李锐, 林宝军, 沈苑, 刘迎春, 赵帅, 董明佶, 谭双杰, 刘恩权, 石龙龙. 卫星激光网络流量均衡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 CN115633278A, 2023-01-20.
[6] 李锐, 林宝军, 刘迎春, 沈苑, 赵帅, 董明佶, 谭双杰, 孔陈杰, 石龙龙, 张强, 刘恩权, 郭星辰, 卢元申, 何盼. 一种基于双层卫星光网络架构的通信系统及其动态流量控制方法. CN: CN115483972A, 2022-12-16.
[7] 赵帅, 林宝军, 沈苑, 刘迎春, 龚文斌, 邵瑞强, 董明佶. 卫星网络节点故障的检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 CN115133980A, 2022-09-30.
[8] 林宝军, 蒋桂忠, 管淑君, 陈鸿程, 张永合, 刘迎春, 李绍前, 王新平. 一种核动力卫星构型. CN: CN114771874A, 2022-07-22.
[9] 孙小雷, 习成献, 马二瑞, 陈鸿程, 张永合, 刘迎春, 李绍前. 一种空间核动力平台非核在轨验证方法. CN: CN113776869A, 2021-12-10.
[10] 徐健, 解放, 李绍前, 李锴, 沈苑, 刘迎春, 林宝军. 一种基于多动力的空间钻探装置及方法. CN: CN113685184A, 2021-11-23.
[11] 洪霞, 陆新颖, 杨琼, 余志洋, 戴永珊, 沈冠浩, 李绍前, 刘迎春, 沈苑. 异构航天器健康度的自适应管理方法. CN: CN115048718A, 2022-09-13.
[12] 洪霞, 陆新颖, 杨琼, 余志洋, 戴永珊, 沈冠浩, 李绍前, 刘迎春, 沈苑. 基于标准化设计的异构航天器信息数据自适应管理方法. CN: CN113627018A, 2021-11-09.
[13] 张鸽, 冷佳醒, 杨琼, 李国通, 沈苑, 刘迎春, 蒋桂忠, 陈志峰, 王学良, 龚文斌, 林宝军, 沈学民, 丁澍恺. 一种卫星微小故障的检测方法. CN: CN113627523A, 2021-11-09.
[14] 杨琼, 张军, 冷佳醒, 张鸽, 王亚宾, 曾繁彬, 丁澍恺, 李国通, 林宝军, 沈苑, 蒋桂忠, 刘迎春, 王学良, 陈志峰, 龚文斌, 任前义, 李锴. 一种卫星遥测数据的在轨异常监测方法. CN: CN113496261A, 2021-10-12.
[15] 董明佶, 赵帅, 林宝军, 刘迎春, 沈苑, 龚文斌, 赵亚慧, 邵瑞强, 石碧舟, 刘彬, 刘欢. 一种整星条件下的激光通信载荷地面测试方法. CN: CN113067631A, 2021-07-02.
[16] 冷佳醒, 林宝军, 杨琼, 王学良, 陈少磊, 张鸽, 杨光, 李锴, 任前义, 沈苑, 刘迎春, 张军, 陈志峰, 龚文斌. 一种自主运行单元的可靠性强化测试方法. CN: CN112818543A, 2021-05-18.
[17] 杨琼, 张军, 李国通, 王亚宾, 曾繁彬, 冷佳醒, 丁澍恺, 沈苑, 刘迎春, 应俊. 卫星电源系统健康状态监测系统. CN: CN112803893A, 2021-05-14.
[18] 杨琼, 张军, 李国通, 王亚宾, 曾繁彬, 冷佳醒, 丁澍恺, 沈苑, 刘迎春, 应俊. 卫星异常检测系统. CN: CN113589330A, 2021-11-02.
[19] 徐凯, 赵帅, 牛崇, 涂珍贞, 李楷, 刘迎春, 王学良, 林宝军, 李绍前. 基于遥测包复用的卫星遥测数据下传方法. CN: CN112187411A, 2021-01-05.
[20] 徐凯, 古启军, 涂珍贞, 牛崇, 刘迎春, 王学良, 林宝军, 刘希宁, 陈少磊. 基于两级分包体制的遥测调度方法. CN: CN113315567A, 2021-08-27.
[21] 徐凯, 赵帅, 牛崇, 涂珍贞, 李楷, 刘迎春, 王学良, 林宝军, 李绍前. 遥测包数据域复用方法. CN: CN113193905A, 2021-07-30.
[22] 徐凯, 古启军, 朱峪, 吴敏, 任前义, 刘迎春, 林宝军, 沈苑, 刘希宁. 卫星遥测数据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 CN112183646A, 2021-01-05.
[23] 徐凯, 古启军, 涂珍贞, 牛崇, 刘迎春, 王学良, 林宝军, 刘希宁, 陈少磊. 基于多信道约束条件的卫星遥测调度系统及方法. CN: CN112187384A, 2021-01-05.
[24] 徐凯, 古启军, 朱峪, 吴敏, 任前义, 刘迎春, 林宝军, 沈苑, 刘希宁. 基于表格化的卫星遥测数据系统. CN: CN113282685A, 2021-08-20.
[25]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基于两步Kalman滤波的星光导航方法及系统. CN: CN112179334A, 2021-01-05.
[26] 解放, 林宝军, 刘迎春, 沈苑, 李绍前, 安洋, 田艳, 陈鸿程, 程泽崧, 邱成波. 一种太阳电池阵结构及展开方法. CN: CN112027118A, 2020-12-04.
[27]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王申, 姜松. 基于天文导航的星间链路自主恢复方法及系统. CN: CN112013834A, 2020-12-01.
[28]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姜松, 王申. 基于天文导航的星间链路自主导航方法及系统. CN: CN112014869A, 2020-12-01.
[29]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王申, 姜松. 星间链路导航方法. CN: CN115342818A, 2022-11-15.
[30] 刘彬, 田小莉, 胡生旺, 邹玉龙, 牛崇, 赵帅, 邵瑞强, 石碧舟, 周黎莎, 刘迎春, 龚文斌, 沈苑, 蒋桂忠, 林宝军. 高可靠星载软件启动系统及方法. CN: CN111857884A, 2020-10-30.
[31] 刘彬, 田小莉, 胡生旺, 邹玉龙, 牛崇, 赵帅, 邵瑞强, 石碧舟, 周黎莎, 王学良, 刘迎春, 龚文斌, 张军, 沈苑, 蒋桂忠, 林宝军. 卫星综合电子系统. CN: CN111917453A, 2020-11-10.
[32]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王正凯. 星上可用的北斗卫星集中式星座自主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 CN: CN111522036A, 2020-08-11.
[33]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星座同轨道面卫星自主导航方法及导航系统. CN: CN111522037A, 2020-08-11.
[34]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王正凯. 北斗卫星集中式星座自主导航方法. CN: CN115390109A, 2022-11-25.
[35]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卫星自主导航方法. CN: CN115639580A, 2023-01-24.
[36] 解放, 林宝军, 季毅巍, 刘佳伟, 蒋桂忠, 刘迎春. 太阳帆板展开试验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 CN111169665B, 2021-04-13.
[37] 林士峰, 蒋桂忠, 沈苑, 龚文斌, 刘迎春, 李锴, 安洋, 马二瑞, 张筱娴, 许红阳, 任烜. 一种大功率密度卫星地面测试散热系统. CN: CN207969269U, 2018-10-12.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23,
[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nautical and Space Sciences. 2023,
[3]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2023,
[4] 太阳能学报. 2022,
[5] 电子设计工程. 2022,
[6] 计算机科学. 2022,
[7] IEEE ACCESS. 2022,
[8] Sensors. 2022,
[9] Li, Rui, Lin, Baojun, Liu, Yingchun, Dong, Mingji, Zhao, Shuai. A Survey on Laser Space Network: Terminals, Links, and Architectures. IEEE ACCESS[J]. 2022, 10: 34815-34834, http://dx.doi.org/10.1109/ACCESS.2022.3162917.
[10] Sustainability. 2022,
[11] 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Globecom). 2022,
[12]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13] 导航与控制. 2022,
[14] 电子设计工程. 2022,
[15] 光通信技术. 2022,
[16]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一种同轨区域集中的北斗卫星自主导航算法. 宇航学报[J]. 2021, 42(1): 113-12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3893193.
[17] 林宝军, 李绍前, 董日昌, 刘迎春, 龚文斌. 星载原子钟磁致频移影响在轨评估.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J]. 2021, 51(1): 131-136, https://www.sciengine.com/doi/10.1360/SSPMA-2020-0225.
[18]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一种天文导航信息导引的星间链路自主定轨算法. 宇航学报[J]. 2021, 42(2): 230-238,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4028857.
[19] 林宝军, 刘迎春.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专题·编者按.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J]. 2021, 51(1): 1-1, https://www.sciengine.com/doi/10.1360/SSPMA-2020-0469.
[20]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21,
[21]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王正凯. 北斗卫星整网集中式自主定轨算法研究.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J]. 2020, 38(4): 428-432,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2637160.
[22] 徐帅, 林宝军, 刘迎春, 赵帅. 基于龙芯宇航级芯片的BSP开发和移植.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J]. 2020, 42(4): 571-57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1470361.
[23] 林宝军, 李绍前, 董日昌, 刘迎春, 龚文斌. 星载原子钟磁致频移影响在轨评估.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0, 135-140, https://nxgp.cnki.net/kcms/detail?v=3uoqIhG8C46NmWw7YpEsKMypi3qVj28LEUDxQXHYyS3fbyEOrIfBzCfNCUlTW3ljsZY_Qcy0546KHCbcrMHqqLmaIAyyZplq&uniplatform=NZKPT.
[24] 董海青, 林宝军, 刘迎春. 一种有效抑制运动目标周围“空洞”的算法. 电子设计工程[J]. 2018, 26(18): 25-2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76371084.
[25] Dong Mingji, Lin Baojun, Liu Yingchun, Zhou Lisha. Topology Dynamic Optimization for Inter-Satellite Laser Links of Navigation Satellite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ZHONGGUO JIGUANG[J]. 2018, 45(7):
[26] 董明佶, 林宝军, 刘迎春, 周黎莎. 基于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的导航卫星激光星间链路拓扑动态优化. 中国激光[J]. 2018, 45(7): 0706004-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75779370.
[27] 董明佶, 林宝军, 刘迎春, 周黎莎. 约束条件下导航卫星激光星间链路可视性算法. 光通信技术[J]. 2018, 42(5): 54-58,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75391985.
[28]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熊淑杰, 白涛. 星敏感器与地平仪联合自主定轨改进算法.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J]. 2018, 26(4): 540-545,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76677259.
[29] Tsui, Hok Yin, Liu, You Chen, Yan, Xin, Lin, Yue, Xu, Ye, Tan, Qian. Combined effects of artificial dermis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oncentration gradient on wound healing in diabetic porcine model. GROWTH FACTORS[J]. 2017, 35(6): 216-224,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woscc/full-record/WOS:000432160500002.
[30] 张璐, 刘迎春. 空间站微重力燃烧研究现状与展望. 载人航天[J]. 2015, 21(6): 603-610,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6757561.
[31] 朱小龙, 刘迎春. 编队卫星最小推力合作交会飞行轨道设计.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J]. 2015, 25(3): 136-14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4074696.
[32] Gu Yidong, Gao Ming, Zhao Guangheng, Liu Yingchun, Jin Zhaojun. Science Researches of Chinese Manned Space Flight. 空间科学学报[J]. 2014, 518-52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5747566504849524853484851.
[33] 王明芳, 刘迎春, 吕从民, 郭丽丽. 国际空间站有效载荷集成流程分析. 载人航天[J]. 2014, 20(3): 243-248,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50304178.
[34] 朱小龙, 刘迎春, 高扬. 航天器最优受控绕飞轨迹推力幅值延拓设计方法. 力学学报[J]. 2014, 756-76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6888866504849524853484950.
[35] Gu YD, Gao M, Zhao GH, Liu YC, Liu QS, Kang Q, Pang MX, Liu Y, Zhang YZ, Chen XZ, Liu L, Zhang SG, Yang Y. Space Utilization Planning for Chinas Space Station-On microgravity Sciences. IAC[J]. 2013,
[36] 彭力, 吕从民, 刘迎春, 贺宇峰. 面向空间应用的FC-AE-1553网络拓扑性能研究.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J]. 2013, 23(9): 10-1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7008245.
[37] 靳召君, 刘迎春, 杨扬. 大天区面积多色成像巡天载荷观测建模和仿真.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J]. 2013, 23(12): 155-160,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8079350.
[38] 靳召君, 刘迎春. 参与空间科学与应用操作的航天员职责. 载人航天[J]. 2012, 18(5): 88-96,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3239731.
[39] 张晓坤, 刘迎春, 杨新, 林宝军. 近地卫星星历的高精度星载算法研究. 航天控制[J]. 2005, 23(4): 41-4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20030333.
[40] 刘迎春, 林宝军, 张晓坤. 一种卫星精密星历的插值方法. 飞行器测控学报[J]. 2004, 23(4): 43-46,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11251714.
[41] 刘迎春, 张飞鹏, 董晓军. 月球探测卫星的轨道支持. 飞行器测控学报[J]. 2003, 22(1): 15-1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711755.
[42] 刘迎春, 刘林. 月球卫星的精密定轨. 空间科学学报[J]. 2002, 22(3): 249-255,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580063.
[43] Liu, L, Liu, YC.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for lunar satellite. ACTA ASTRONAUTICA[J]. 2002, 51(1-9): 501-506, http://dx.doi.org/10.1016/S0094-5765(02)00040-1.
[44] 董光亮, 刘迎春. 联合定轨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飞行器测控学报[J]. 2002, 21(3): 12-16,30,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914479.
[45] Liu, YC, Liu, L. Orbit determination using 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 Data.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J]. 2001, 1(3): 281-286,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74157.
[46] 刘迎春, 刘林. 关于星—星跟踪的定轨问题. 飞行器测控学报[J]. 2000, 19(2): 7-1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797060.
[47] 刘林, 刘迎春. 关于星—星相对测量自主定轨中的亏秩问题. 飞行器测控学报[J]. 2000, 19(3): 13-16,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728083.
[48] 王昌彬, 刘林, 刘迎春. 关于星—星跟踪与地面跟踪的联合定轨问题.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J]. 2000, 19(2): 117-120,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532143.
[49] 刘林, 刘迎春. 地球同步卫星定轨中的两个问题. 飞行器测控技术[J]. 1998, 17(4): 1-5,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3317830.
[50] 刘林, 刘迎春, 张强. 太阳同步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运动中的几个问题. 飞行器测控技术[J]. 1996, 1-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9000451.
[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nautical and Space Sciences. 2023,
[3]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2023,
[4] 太阳能学报. 2022,
[5] 电子设计工程. 2022,
[6] 计算机科学. 2022,
[7] IEEE ACCESS. 2022,
[8] Sensors. 2022,
[9] Li, Rui, Lin, Baojun, Liu, Yingchun, Dong, Mingji, Zhao, Shuai. A Survey on Laser Space Network: Terminals, Links, and Architectures. IEEE ACCESS[J]. 2022, 10: 34815-34834, http://dx.doi.org/10.1109/ACCESS.2022.3162917.
[10] Sustainability. 2022,
[11] 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Globecom). 2022,
[12]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13] 导航与控制. 2022,
[14] 电子设计工程. 2022,
[15] 光通信技术. 2022,
[16]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一种同轨区域集中的北斗卫星自主导航算法. 宇航学报[J]. 2021, 42(1): 113-12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3893193.
[17] 林宝军, 李绍前, 董日昌, 刘迎春, 龚文斌. 星载原子钟磁致频移影响在轨评估.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J]. 2021, 51(1): 131-136, https://www.sciengine.com/doi/10.1360/SSPMA-2020-0225.
[18]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一种天文导航信息导引的星间链路自主定轨算法. 宇航学报[J]. 2021, 42(2): 230-238,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4028857.
[19] 林宝军, 刘迎春.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专题·编者按.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J]. 2021, 51(1): 1-1, https://www.sciengine.com/doi/10.1360/SSPMA-2020-0469.
[20]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21,
[21]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白涛, 武国强, 王正凯. 北斗卫星整网集中式自主定轨算法研究.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J]. 2020, 38(4): 428-432,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2637160.
[22] 徐帅, 林宝军, 刘迎春, 赵帅. 基于龙芯宇航级芯片的BSP开发和移植.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J]. 2020, 42(4): 571-57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1470361.
[23] 林宝军, 李绍前, 董日昌, 刘迎春, 龚文斌. 星载原子钟磁致频移影响在轨评估.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0, 135-140, https://nxgp.cnki.net/kcms/detail?v=3uoqIhG8C46NmWw7YpEsKMypi3qVj28LEUDxQXHYyS3fbyEOrIfBzCfNCUlTW3ljsZY_Qcy0546KHCbcrMHqqLmaIAyyZplq&uniplatform=NZKPT.
[24] 董海青, 林宝军, 刘迎春. 一种有效抑制运动目标周围“空洞”的算法. 电子设计工程[J]. 2018, 26(18): 25-2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76371084.
[25] Dong Mingji, Lin Baojun, Liu Yingchun, Zhou Lisha. Topology Dynamic Optimization for Inter-Satellite Laser Links of Navigation Satellite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ZHONGGUO JIGUANG[J]. 2018, 45(7):
[26] 董明佶, 林宝军, 刘迎春, 周黎莎. 基于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的导航卫星激光星间链路拓扑动态优化. 中国激光[J]. 2018, 45(7): 0706004-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75779370.
[27] 董明佶, 林宝军, 刘迎春, 周黎莎. 约束条件下导航卫星激光星间链路可视性算法. 光通信技术[J]. 2018, 42(5): 54-58,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75391985.
[28] 林夏, 林宝军, 刘迎春, 熊淑杰, 白涛. 星敏感器与地平仪联合自主定轨改进算法.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J]. 2018, 26(4): 540-545,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76677259.
[29] Tsui, Hok Yin, Liu, You Chen, Yan, Xin, Lin, Yue, Xu, Ye, Tan, Qian. Combined effects of artificial dermis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oncentration gradient on wound healing in diabetic porcine model. GROWTH FACTORS[J]. 2017, 35(6): 216-224,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woscc/full-record/WOS:000432160500002.
[30] 张璐, 刘迎春. 空间站微重力燃烧研究现状与展望. 载人航天[J]. 2015, 21(6): 603-610,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6757561.
[31] 朱小龙, 刘迎春. 编队卫星最小推力合作交会飞行轨道设计.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J]. 2015, 25(3): 136-14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4074696.
[32] Gu Yidong, Gao Ming, Zhao Guangheng, Liu Yingchun, Jin Zhaojun. Science Researches of Chinese Manned Space Flight. 空间科学学报[J]. 2014, 518-52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5747566504849524853484851.
[33] 王明芳, 刘迎春, 吕从民, 郭丽丽. 国际空间站有效载荷集成流程分析. 载人航天[J]. 2014, 20(3): 243-248,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50304178.
[34] 朱小龙, 刘迎春, 高扬. 航天器最优受控绕飞轨迹推力幅值延拓设计方法. 力学学报[J]. 2014, 756-76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6888866504849524853484950.
[35] Gu YD, Gao M, Zhao GH, Liu YC, Liu QS, Kang Q, Pang MX, Liu Y, Zhang YZ, Chen XZ, Liu L, Zhang SG, Yang Y. Space Utilization Planning for Chinas Space Station-On microgravity Sciences. IAC[J]. 2013,
[36] 彭力, 吕从民, 刘迎春, 贺宇峰. 面向空间应用的FC-AE-1553网络拓扑性能研究.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J]. 2013, 23(9): 10-1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7008245.
[37] 靳召君, 刘迎春, 杨扬. 大天区面积多色成像巡天载荷观测建模和仿真.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J]. 2013, 23(12): 155-160,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8079350.
[38] 靳召君, 刘迎春. 参与空间科学与应用操作的航天员职责. 载人航天[J]. 2012, 18(5): 88-96,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3239731.
[39] 张晓坤, 刘迎春, 杨新, 林宝军. 近地卫星星历的高精度星载算法研究. 航天控制[J]. 2005, 23(4): 41-4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20030333.
[40] 刘迎春, 林宝军, 张晓坤. 一种卫星精密星历的插值方法. 飞行器测控学报[J]. 2004, 23(4): 43-46,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11251714.
[41] 刘迎春, 张飞鹏, 董晓军. 月球探测卫星的轨道支持. 飞行器测控学报[J]. 2003, 22(1): 15-1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711755.
[42] 刘迎春, 刘林. 月球卫星的精密定轨. 空间科学学报[J]. 2002, 22(3): 249-255,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580063.
[43] Liu, L, Liu, YC.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for lunar satellite. ACTA ASTRONAUTICA[J]. 2002, 51(1-9): 501-506, http://dx.doi.org/10.1016/S0094-5765(02)00040-1.
[44] 董光亮, 刘迎春. 联合定轨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飞行器测控学报[J]. 2002, 21(3): 12-16,30,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914479.
[45] Liu, YC, Liu, L. Orbit determination using 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 Data.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J]. 2001, 1(3): 281-286,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74157.
[46] 刘迎春, 刘林. 关于星—星跟踪的定轨问题. 飞行器测控学报[J]. 2000, 19(2): 7-1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797060.
[47] 刘林, 刘迎春. 关于星—星相对测量自主定轨中的亏秩问题. 飞行器测控学报[J]. 2000, 19(3): 13-16,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728083.
[48] 王昌彬, 刘林, 刘迎春. 关于星—星跟踪与地面跟踪的联合定轨问题.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J]. 2000, 19(2): 117-120,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532143.
[49] 刘林, 刘迎春. 地球同步卫星定轨中的两个问题. 飞行器测控技术[J]. 1998, 17(4): 1-5,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3317830.
[50] 刘林, 刘迎春, 张强. 太阳同步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运动中的几个问题. 飞行器测控技术[J]. 1996, 1-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9000451.
发表著作
(1) 深空网导航数据的观测和计算公式, Formulation for observed and computed values of deep space network data types for navigation, 清华出版社, 2006-08, 第 1 作者
(2) 利用地球卫星的无线电掩星—一种波动说处理法, Rodio occultations using earth satellites: a wave theory treatment, 清华出版社, 2011-05, 第 1 作者
(2) 利用地球卫星的无线电掩星—一种波动说处理法, Rodio occultations using earth satellites: a wave theory treatment, 清华出版社, 2011-05, 第 1 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1 ) 月面人机联合探测概念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4-01--2015-12
( 2 ) 空间站空间科学标准体系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2-01--2014-12
( 3 ) 2050空间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 参与,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4-01--2014-12
( 4 ) 空间站空间应用规划论证, 参与, 国家任务, 2011-09--2015-05
( 5 ) 北斗三号MEO卫星研制, 参与, 国家任务, 2017-10--2020-06
( 6 ) 北斗三号备份星研制任务,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9-09--2024-04
( 7 ) 北斗卫星激光星间链路试验,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9-09--2021-02
( 8 ) 高精度地月时空基准关键技术研究及试验系统研制,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23-11--2028-11
( 2 ) 空间站空间科学标准体系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2-01--2014-12
( 3 ) 2050空间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 参与,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4-01--2014-12
( 4 ) 空间站空间应用规划论证, 参与, 国家任务, 2011-09--2015-05
( 5 ) 北斗三号MEO卫星研制, 参与, 国家任务, 2017-10--2020-06
( 6 ) 北斗三号备份星研制任务,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9-09--2024-04
( 7 ) 北斗卫星激光星间链路试验,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9-09--2021-02
( 8 ) 高精度地月时空基准关键技术研究及试验系统研制,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23-11--2028-11
参与会议
(1)Satellite Geometry and Altitude Mode of BDS-3 MEO Satellites Developed by SECM 2018-09-25
(2)Space Utilization Planning for Chinas Space Station-On microgravity Sciences 64届国际宇航联大会 顾逸东,刘迎春,杨扬 2013-10-25
(3)Research in life sciences and microgravity sciences of Chinese manned space program: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顾逸东,高铭,刘迎春 2013-10-18
(4)中国空间站空间科学规划 亚洲微重力科学大会 顾逸东,高铭,刘迎春 2012-10-29
(5)中国空间站空间科学规划-物理学 国际两相流第七次大会 顾逸东,刘迎春,郭炯 2012-10-18
(6)Dynamics and passive control for formation keeping between ShenZhou spaceship and its micro-satellite Liu Yingchun Zhong Hongen Zhao Liping Yang Xin Lv Congming 2009-09-25
(2)Space Utilization Planning for Chinas Space Station-On microgravity Sciences 64届国际宇航联大会 顾逸东,刘迎春,杨扬 2013-10-25
(3)Research in life sciences and microgravity sciences of Chinese manned space program: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顾逸东,高铭,刘迎春 2013-10-18
(4)中国空间站空间科学规划 亚洲微重力科学大会 顾逸东,高铭,刘迎春 2012-10-29
(5)中国空间站空间科学规划-物理学 国际两相流第七次大会 顾逸东,刘迎春,郭炯 2012-10-18
(6)Dynamics and passive control for formation keeping between ShenZhou spaceship and its micro-satellite Liu Yingchun Zhong Hongen Zhao Liping Yang Xin Lv Congming 2009-09-25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靳召君 硕士研究生 082501-飞行器设计
朱小龙 硕士研究生 082501-飞行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