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黎耕 男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电子邮件: ligeng@bao.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
邮政编码: 100101
研究领域
东西方天文学史;考古天文学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070402-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0712Z1-科学史
0712Z1-科学史
招生方向
天文学史
教育背景
2008-09--2011-07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博士
2005-09--2008-07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硕士
2000-09--2005-07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 本科
2005-09--2008-07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硕士
2000-09--2005-07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 本科
学历
科学技术史,博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4-04~现在,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副研究员
2011-07~2014-0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助理研究员
2011-07~2014-0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助理研究员
教授课程
天文学史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徐斌, 黎耕. 象天法地:阆中古城的天文观测与城市规划. 人类居住[J]. 2024, 第 2 作者2024(3): 20-27,
[2] Cui, Jianhua, Li, Geng, Zhao, Yongheng. 322P/SOHO: The counterpart of a historical comet in 254 CE?. Icarus[J]. 2024,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429(null):
[3] 崔健骅, 黎耕, 赵永恒.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天文研究与技术[J]. 2023,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20(2): 179-188, http://sciencechina.cn/gw.jsp?action=detail.jsp&internal_id=7442099&detailType=1.
[4] 黎耕. 巨镜逐梦乔治·海尔与他那些传奇望远镜. 中国国家天文. 2023, 第 1 作者17(2): 14-27,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9138696.
[5] 梁欢欢, 黎耕, 崔健骅. 当代中国天文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国家天文台沙河科普教育基地为例.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J]. 2023,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9(1): 83-88,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9053579.
[6] 任平, 黎耕. 国产太阳色球望远镜的修复与展示——兼论天文遗产的科学传播价值.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2, 第 2 作者64-7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8528075.
[7] 崔健骅, 黎耕. 从卡林顿事件说起: 极光珍档如何助攻新发现. 中国国家天文[J]. 2022, 第 2 作者16(4): 34-4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7171774.
[8] 黎耕. 神秘的蟹状星云. 现代物理知识[J]. 2021, 第 1 作者33(3): 10-1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5299658.
[9] 赵帅军, 黎耕. 文明中的太阳与太阳下的文明. 中国国家天文[J]. 2020, 第 2 作者44-5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3168097.
[10] 黎耕. 欧洲艺术作品中的彗星. 中国国家天文[J]. 2020, 第 1 作者28-35,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2028380.
[11] 黎耕. 从汉代星空走向社会人文取向的科学史.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第 1 作者
[12] Zhou, Ping, Vink, Jacco, Li, Geng, Domcek, Vladimir. G7.7-3.7: A Young Supernova Remnant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the Guest Star in 386 CE (SN 386).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J]. 2018, 第 3 作者865(1):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woscc/full-record/WOS:000445132200002.
[13] 科学家揭开蟹状星云神秘强烈耀斑形成之谜. 科技与生活[J]. 2011, 13-1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37913043.
[14] 黎耕, 孙小淳. 圭表测影与帝国文化. 中国科技史杂志[J]. 2011, 第 1 作者32(A01): 131-14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39500297.
[2] Cui, Jianhua, Li, Geng, Zhao, Yongheng. 322P/SOHO: The counterpart of a historical comet in 254 CE?. Icarus[J]. 2024,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429(null):
[3] 崔健骅, 黎耕, 赵永恒.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天文研究与技术[J]. 2023,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20(2): 179-188, http://sciencechina.cn/gw.jsp?action=detail.jsp&internal_id=7442099&detailType=1.
[4] 黎耕. 巨镜逐梦乔治·海尔与他那些传奇望远镜. 中国国家天文. 2023, 第 1 作者17(2): 14-27,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9138696.
[5] 梁欢欢, 黎耕, 崔健骅. 当代中国天文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国家天文台沙河科普教育基地为例.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J]. 2023,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9(1): 83-88,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9053579.
[6] 任平, 黎耕. 国产太阳色球望远镜的修复与展示——兼论天文遗产的科学传播价值.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2, 第 2 作者64-7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8528075.
[7] 崔健骅, 黎耕. 从卡林顿事件说起: 极光珍档如何助攻新发现. 中国国家天文[J]. 2022, 第 2 作者16(4): 34-4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7171774.
[8] 黎耕. 神秘的蟹状星云. 现代物理知识[J]. 2021, 第 1 作者33(3): 10-1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5299658.
[9] 赵帅军, 黎耕. 文明中的太阳与太阳下的文明. 中国国家天文[J]. 2020, 第 2 作者44-5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3168097.
[10] 黎耕. 欧洲艺术作品中的彗星. 中国国家天文[J]. 2020, 第 1 作者28-35,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2028380.
[11] 黎耕. 从汉代星空走向社会人文取向的科学史.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第 1 作者
[12] Zhou, Ping, Vink, Jacco, Li, Geng, Domcek, Vladimir. G7.7-3.7: A Young Supernova Remnant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the Guest Star in 386 CE (SN 386).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J]. 2018, 第 3 作者865(1):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woscc/full-record/WOS:000445132200002.
[13] 科学家揭开蟹状星云神秘强烈耀斑形成之谜. 科技与生活[J]. 2011, 13-1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37913043.
[14] 黎耕, 孙小淳. 圭表测影与帝国文化. 中国科技史杂志[J]. 2011, 第 1 作者32(A01): 131-14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3950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