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邮件: lidj@mail.ie.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9号
邮政编码: 100190
研究领域
雷达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招生方向
雷达系统技术
信号处理技术
教育背景
学历
学位
专利与奖励
已获得授权专利30余项。曾获2002年度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2002年度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2017年,作为第一完成人,科技成果“毫米波InSAR/InISAR和干涉处理雷达成像技术”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奖励信息
(2) 新型高性能捷联惯性测量装置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二等奖, 国家级, 2007
(3) 小型近程雷达成像系统, 三等奖, 省级, 2002
专利成果
[2] 李道京, 崔岸婧, 吴疆, 周凯, 高敬涵. 一种基于直接探测器的频域稀疏采样激光成像方法和系统. CN: CN114265082A, 2022-04-01.
[3] 李道京, 周凯, 崔岸婧, 高敬涵, 吴疆. 激光本振红外光谱正交基线干涉成像方法及系统. CN: CN112578403B, 2022-10-04.
[4] 李道京, 崔岸婧, 周凯, 王宇, 洪峻. 一种基于阵列结构的低频信号产生方法. CN: CN112748402A, 2021-05-04.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2] Applied Optics. 2024, 第 2 作者
[3] Applied Optics. 2023, 第 2 作者
[4] IEEE Photonics Journal. 2022, 第 2 作者
[5] Applied Optics. 2022, 第 2 作者
[6] Optics Letters. 2022, 第 2 作者
[7] 李道京, 朱宇, 胡烜, 于海锋, 周凯, 张润宁, 刘磊. 衍射光学系统的激光应用和稀疏成像分析. 雷达学报[J]. 2020, 第 1 作者9(1): 195-203, https://radars.ac.cn/article/doi/10.12000/JR19081.
[8] Cui AnJing, Li DaoJing, Zhou Kai, Wang Yv, Hong Jun. On method of composing low frequency signals based on array structures. ACTA PHYSICA SINICA[J]. 2020,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69(19):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woscc/full-record/WOS:000582366600009.
[9] 李道京, 胡烜, 周凯, 姚园, 乔明. 基于共形衍射光学系统的SAL成像探测研究. 光学学报. 2019, 第 1 作者23,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1.1252.O4.20191106.1403.022.html.
[10] Hu Xuan, Li Daojing. Space-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LiDAR System with 10 m Diffractive Aperture.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ZHONGGUO JIGUANG[J]. 2018,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45(12):
[11] Hu Xuan, Li Daojing, Zhao Xufeng. Maintaining Method of Signal Coherence in Synthetic Aperture Ladar Based on Local Oscillator Digital Delay.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ZHONGGUO JIGUANG[J]. 2018, 第 2 作者45(5):
[12] 李道京. 基于MURA正反编码的稀疏阵列SAR下视三维成像处理. 电子信息学报. 2017, 第 1 作者
[13] 周建卫, 李道京, 田鹤, 潘洁, 胡烜. 基于共形稀疏阵列的艇载外辐射源雷达性能分析. 电子与信息学报[J]. 2017, 第 2 作者39(5): 1058-1063, https://jeit.ac.cn/cn/article/doi/10.11999/JEIT160846.
[14] Tian, He, Li, Daojing. Sparse Flight Array SAR Downward-Looking 3-D Imaging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J]. 2016, 第 2 作者13(10): 1395-1399,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woscc/full-record/WOS:000386253500001.
[15] Ma Meng, Li Daojing, Du Jianbo, Qiao Ming, VDE VERLAG GMBH. Signal Processing of InISAR with Long Orthogonal Baselines for Air Target Three-dimensional Localization. 11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EUSAR 2016). 2016, 第 2 作者389-392,
[16] Tian, He, Li, Daojing, Hu, Xuan, IEEE. MICROWAVE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UNDER SPARSE SAMPLING BASED ON MURA CODE. 2016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 2016, 第 2 作者7411-7414,
[17] 李烈辰, 李道京, 黄平平. 基于变换域稀疏压缩感知的艇载稀疏阵列天线雷达实孔径成像. 雷达学报[J]. 2016, 第 2 作者5(1): 109-117, https://radars.ac.cn/article/doi/10.12000/JR14159.
[18] 李道京. 基于毫米波InISAR成像的运动目标探测与定位.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6, 第 1 作者
[19] 杜剑波, 李道京, 马萌, 胡烜, 乔明. 基于干涉处理的机载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振动估计和成像. 中国激光[J]. 2016, 第 2 作者43(9): 0910003_01-0910003_12, http://sciencechina.cn/gw.jsp?action=detail.jsp&internal_id=5798613&detailType=1.
[20] Tian He, Li Daojing, Li Liechen, IEEE. SIMULATION OF SIGNAL RECONSTRUCTION BASED SPARSE FLIGHT DOWNWARD-LOOKING 3D IMAGING SAR. 2015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 2015, 第 2 作者3762-3765,
[21] 杜剑波, 李道京, 马萌. 激光雷达宽带信号产生方法研究. 中国激光[J]. 2015, 第 2 作者42(11): 247-256,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jg201511034.
[22] 李道京, 张清娟, 刘波, 杨宏, 潘洁. 机载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案分析. 雷达学报[J]. 2013, 第 1 作者2(2): 143-15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6254671.
[23] Li Daojing, Zhang Qingjuan, Li Liechen, Xi Ying, IEEE. SPARSITY ANALYSIS OF SAR SIG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OF SPARSE ARRAY SAR. 2013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 2013, 第 1 作者891-894,
[24] 李道京, 滕秀敏, 潘舟浩. 分布式位置和姿态测量系统的概念与应用方向. 雷达学报[J]. 2013, 第 1 作者2(4): 400-405, https://radars.ac.cn/article/doi/10.3724/SP.J.1300.2013.13086.
[25] Liu Bo, Pan ZhouHao, Li DaoJing, Qiao Ming.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and location based on millimeter-wave InISAR imaging.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J]. 2012, 第 3 作者31(3): 258-264,
发表著作
(2) 高分辨率雷达运动目标成像探测技术, High Resolution Radar Moving Target Imag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4-09, 第 1 作者
(3) 机载毫米波三基线InSAR技术, Airborne Millimeter Wave Three-Baseline InSAR Technology, 科学出版社, 2015-07, 第 1 作者
(4)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21-08, 第 1 作者
(5) 艇载高分辨率成像探测系统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23-05, 第 1 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2 )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关键技术,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5-01--2017-12
( 3 ) 基于共形稀疏阵列的艇载雷达技术,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6-01--2018-12
( 4 ) 激光宽带电子学技术,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20-01--2022-08
( 5 ) 成像探测技术,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9-04--2021-12
( 6 ) 航空系统技术,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8-01--2021-08
( 7 ) 基于高频雷达天线的低频电磁波信号产生方法,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9-09--2021-12
( 8 ) 基于阵列探测器的运动目标激光合成孔径成像方法,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4-01--2027-12
( 9 ) 稀疏孔径成像技术,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3-07--2024-10
参与会议
(2) Moving Target Imaging Detection for Millimeter-wave InISAR 2016-06-09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乔明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尹建凤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滕秀敏 硕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张清娟 硕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刘波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潘舟浩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李烈辰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胡烜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周建卫 硕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马萌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杜剑波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赵绪锋 硕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田鹤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潘洁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周凯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现指导学生
崔岸婧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高敬涵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吴疆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工作经历
李道京:男,1964年生。1986年和1991年在南京理工大学分别获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6年至2006年在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从事地面雷达研制工作。2000年3月进入西北工业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雷达成像和目标探测,2003年7月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10月进入中科院电子所通信与信息工程专业做博士后,2006年3月出站正式进入中科院电子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微波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雷达系统和信号处理。近年研究工作集中在微波和光学成像前沿交叉技术。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多个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