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杨琳 女 硕导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电子邮件: yangl@mail.las.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33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邮政编码: 100190
电子邮件: yangl@mail.las.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33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邮政编码: 100190
研究领域
融合出版、科学传播、用户需求、智库研究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120501-图书馆学
招生方向
科技信息编辑与传播
教育背景
2013-03--2013-09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传播学系 访问学者2003-09--2006-07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学位1998-09--2001-07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1994-09--1998-07 东北师范大学 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06-07~现在,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2001-07~2006-07,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助教,讲师
社会兼职
2021-08-26-2024-08-30,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专家库, 专家
2019-03-19-2025-03-19,上海交通大学数字传播与信息行为中心, 研究员
2017-05-09-2025-05-09,青岛全民阅读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2014-12-31-2025-12-31,《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审稿专家, 专家
2019-03-19-2025-03-19,上海交通大学数字传播与信息行为中心, 研究员
2017-05-09-2025-05-09,青岛全民阅读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2014-12-31-2025-12-31,《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审稿专家, 专家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论文)奖, , 部委级, 2006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杨琳, 李祉祺. 我国科普期刊人工智能议题设置优化策略研究——基于BERTopic建模与Gephi政策聚类的对比分析. 出版广角[J]. 2025, 第 1 作者2025(3): 81-90, [2] 杨琳, 李燕姿, 袁天豫, 刘阁. 文化数字化背景下融合出版用户体验场景建设模式研究——以科学家主题出版资源为例. 出版发行研究[J]. 2024, 第 1 作者null(3): 44-51, [3] 杨琳, 郑念, 付文婷, 许哲平, 刘阁. 科普专家智库建设创新模式研究——以“科普中国智库专家库”为例. 科普研究[J]. 2023, 第 1 作者null(01期): 96-104+110, [4] 杨琳, 李燕姿, 赵玉龙. 科普融合出版策略研究——基于网络阅读社区用户评论数据的扎根分析. 出版广角[J]. 2023, 第 1 作者null(null): 52-59, [5] 杨琳, 刘阁. 面向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出版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 出版广角[J]. 2022, 第 1 作者null(null): [6] 杨琳. 面向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全民阅读智能推广模式构建——基于韦普尔斯“阅读社会学”的视角. 首届中国全民阅读研究青岛论坛. 2021, 第 1 作者[7] 杨琳. 面向融合科学传播的科学出版创新探索——以中国科学院“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为例.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时代知识传播的用户行为与心理研讨会. 2021, 第 1 作者[8] 杨琳, 刘阁, 翟宏英. 面向用户体验设计的科学博物馆用户接受智能互动式展览的影响因素研究. 工业工程设计[J]. 2021, 第 1 作者3(6): 10-22, [9] 杨琳, 郭加美, 曲云鹏, 任鹏, 赵耀, 于文博, 张昊云. 公共知识空间与公共文化空间的融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索. 图书情报工作[J]. 2020, 第 1 作者64(24): 39-47, [10] 杨琳, 张昊云. 数字科普出版视域下短视频发展策略研究. 科技与出版[J]. 2020, 第 1 作者null(5): 49-53, [11] 杨琳. 后数码时代中文文献资源利用与推广的探索 ——“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建设及其实现. 第十一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 2016, 第 1 作者null(null): [12] 杨琳, 肖东发. 创建中国出版博物馆 保留东方文明印记. 中国编辑[J]. 2016, 第 1 作者null(1): 79-82, [13] 贾鹤鹏, 王大鹏, 杨琳, 王玥. 科学传播系统视角下的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J]. 2015, 第 3 作者26(5): 445-450, [14] 李武, 梁小建, 杨琳. 近五年来开放获取运动的国际进展分析. 科技与出版[J]. 2013, 第 3 作者null(8): 71-75, [15] 杨琳, 肖东发. 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的出版及历史意义. 出版科学[J]. 2012, 第 1 作者20(2): 22-25, [16] 杨琳. 图书馆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 出版发行研究[J]. 2012, 第 1 作者47-49,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bfxyj201203015.[17] 杨琳, 龚惠玲, 陈朝晖, 李武, 田蕊. 图书馆科学文化微博传播模式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探索和思考. 图书情报工作[J]. 2012, 第 1 作者56卷(13): 74-78, [18] 田蕊, 陈朝晖, 杨琳. 基于手持终端的图书馆APP移动服务研究. 图书馆建设[J]. 2012, 第 3 作者null(7): 36-40, [19] 田蕊, 龚惠玲, 陈朝晖, 杨琳. 基于移动技术的国外博物馆新型传播模式对图书馆服务的启示. 情报资料工作[J]. 2012, 第 4 作者89-92,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qbzlgz201205016.[20] 杨琳. 图书馆与数字出版. “华文出版与数字化”第七届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 2011, 第 1 作者null(null): [21] 李武, 杨琳. 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先导访谈的探索性研究. 大学图书馆学报[J]. 2010, 第 2 作者28(3): 98-103, [22] 杨琳. 新媒体与科学文化传播的融合——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 第十一届中国传播学大会. 2010, 第 1 作者null(null): [23] 肖东发, 杨琳. 一门年轻学科的坚实足迹——近20年来我国出版文化研究综述. 编辑学刊[J]. 2009, 第 2 作者17-2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32137691.[24] 肖东发, 杨琳. 民营书业 60载涅磐重生. 出版商务周报[J]. 2009, 第 2 作者null(null): [25] 肖东发, 杨琳, 杨屹东. 出版媒介的演变与社会文化的走向. 编辑学刊[J]. 2006, 第 2 作者null(3): 40-43, [26] 萧东发, 杨琳. 出版产业变革呼唤编辑出版 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大学出版[J]. 2005, 第 2 作者null(3): 29-33, [27] 肖东发, 杨琳. 抓住历史机遇提升专业教育促进学科发展. 中国出版[J]. 2005, 第 2 作者[28] 杨琳. 关于知识管理. 文化经济参考[J]. 2005, 第 1 作者[29] 杨琳. 2005“华文出版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综述. 大学出版[J]. 2005, 第 1 作者null(3): 61-62, [30] 杨琳. 知识管理:推动出版企业向智慧型企业转变. 出版发行研究[J]. 2005, 第 1 作者null(5): 18-21, [31] 杨琳. 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图书馆. 中华读书报[J]. 2003, 第 1 作者[32] 杨沛超, 杨琳. 智慧与服务的有机结合——论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情报资料工作[J]. 2003, 第 2 作者null(6): 58-61, [33] 杨琳. 明确使命 继往开来——2000年全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综述. 图书馆学研究[J]. 2000, 第 1 作者 通讯作者 [34] 杨琳. 导航文明世界——1999年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述评. 图书馆学研究[J]. 2000, 第 1 作者 通讯作者
发表著作
(1) 东北地区社会科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09, 第 5 作者(2) 信息管理引论,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09, 第 3 作者(3) 出版经营管理(第七章), The Managemengt of Publishing,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02, 第 1 作者(4) 信息分析(第七章), Information Analysis, 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8-02, 第 2 作者(5) 定格在记忆中的光辉70年——献给中国科学院70周年华诞, 科学出版社, 2019-11, 第 其他 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1 ) 学术会议典型案例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4-06--2024-11( 2 ) 中国20世纪教育与科技人才成长微观要素研究, 负责人, 境内委托项目, 2024-06--2024-11( 3 ) 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题活动, 负责人, 境内委托项目, 2023-11--2023-12( 4 ) 科协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3-10--2023-12( 5 ) 全国学会、地方科协智库建设情况调查,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3-09--2023-12( 6 ) 学术会议资源传播渠道与效果研究, 负责人, 其他国际合作项目, 2023-05--2023-11( 7 ) 基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源的数字化创新文化体验新场景建设模式研究, 负责人, 其他国际合作项目, 2022-12--2023-02( 8 ) 国外主要科学资助机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科普模式研究与启示, 负责人, 研究所自主部署, 2022-11--2023-09( 9 ) 人才库共建共享共用模式及机制研究, 参与, 其他国际合作项目, 2022-10--2022-12( 10 ) 科普中国智库2022年专题活动项目——科学家精神弘扬与传承, 负责人, 其他国际合作项目, 2022-06--2022-12( 11 ) 信息化手段联系服务人才机制研究, 参与, 国家任务, 2021-12--2022-05( 12 ) 科普智库专家库系统建设, 负责人, 其他国际合作项目, 2021-08--2022-12( 13 ) 科学传播特色数据资源整合机制及关联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负责人, 其他国际合作项目, 2020-06--2022-01( 14 ) 中国科学院形象资源库建设,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20-01--2020-12( 15 ) “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展”年度运维,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20-01--2020-12( 16 ) 创新报国70年报告文学编创,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9-02--2019-12( 17 ) 率先行动成果展调整为常设展,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9-01--2019-12( 18 )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参展, 参与, 国家任务, 2018-01--2019-12( 19 ) 院史工作协调组建设, 负责人, 研究所自主部署, 2018-01--2021-12( 20 ) 院史馆改造预拨,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8-01--2019-12( 21 )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参展组织,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7-09--2018-12( 22 ) 基于院所协同的中国科学院院史资源知识组织体系建设,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7-06--2018-06( 23 ) 中科院院史馆新馆前期环境建设,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7-01--2017-12( 24 ) 院史馆年度运行专项, 负责人, 其他国际合作项目, 2017-01--2021-12( 25 ) 中国科学院科学展, 参与,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2-01--2013-10( 26 ) 杨福愉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 参与, 国家任务, 2012-01--2013-12( 27 ) 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建设, 参与,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1-07--2016-07( 28 )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国家科学图书馆科学传播发展模式研究, 负责人, 研究所自主部署, 2011-04--2013-12( 29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 参与,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1-01--2021-12( 30 ) 特色科学文化网络资源组织机制建设及网络传播服务预研项目, 参与, 研究所自主部署, 2010-12--2011-12( 31 ) 特色科学文化网络资源组织机制建设及网络传播服务预研项目, 参与, 研究所自主部署, 2010-12--2011-12( 32 ) 创意文化案例分析及实证研究, 参与, 研究所自主部署, 2010-10--2013-12( 33 ) 国家科学图书馆科普基地建设, 参与,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0-08--2011-12( 34 ) 国立科研机构科学文化传播模式研究, 参与, 国家任务, 2006-07--2009-07( 35 )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从世界到中国, 负责人, 其他国际合作项目, 1999-10--2000-10( 36 ) 东北地区社会科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参与, 国家任务, 1999-03--2001-07
参与会议
(1)文化数字化背景下融合出版用户体验场景建设模式研究——以科学家主题出版资源为例 全国出版学科共建会议“面向未来的数字出版与文化传播”专题论坛 杨琳 2023-08-01(2)网络阅读社区视阈下用户评论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科普图书为例 第五届中国编辑出版青年学者论坛 杨琳,李燕姿 2023-07-15(3)《面向融合科学传播的科学出版创新探索——以中国科学院“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为例》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时代知识传播的用户行为与心理研讨会 2022-01-27(4)《面向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全民阅读智能推广模式构建——基于韦普尔斯“阅读社会学”的视角》 首届中国全民阅读研究青岛论坛 2021-09-24(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传播工作概览 第十七届图书馆领导人学院年会 2019-03-31(6)《科学文化传播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 第七届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 杨琳 2011-08-01(7)《新媒体与科学文化传播的融合——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 第十一届中国传播学大会 杨琳 2010-07-09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翟宏英 硕士研究生 120501-图书馆学
张昊云 硕士研究生 120501-图书馆学
郭加美 硕士研究生 120501-图书馆学
刘阁 硕士研究生 120501-图书馆学
李燕姿 硕士研究生 120501-图书馆学
现指导学生
袁天豫 硕士研究生 120501-图书馆学
李祉祺 硕士研究生 120501-图书馆学
段若阳 硕士研究生 120501-图书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