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胡海鹰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电子邮件: huhy@microsate.com
通信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99号4号楼
邮政编码: 201203
电子邮件: huhy@microsate.com
通信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99号4号楼
邮政编码: 201203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2501-飞行器设计
082501-飞行器设计
招生方向
卫星系统设计
空间态势感知
天基智能处理
空间态势感知
天基智能处理
教育背景
2002-09--2006-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生,博士学位
2000-09--2002-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生,硕士学位
1997-09--2000-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科,学士学位
2000-09--2002-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生,硕士学位
1997-09--2000-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科,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6-04~现在,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研究员、历任遥感卫星总体部部长、遥感卫星总体研究所所长、副院长(主持工作)
2015-06~2016-03,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研究员、总体技术室室主任
2010-06~2015-06,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副研究员
2006-04~2010-06,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助理研究员
2015-06~2016-03,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研究员、总体技术室室主任
2010-06~2015-06,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副研究员
2006-04~2010-06,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助理研究员
社会兼职
2018-01-01-今,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 理事
教授课程
航天器设计导论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中国航天基金会奖航天贡献奖, 一等奖, 其他, 2019
(2) 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省级, 2016
(3) 创新三号卫星研究集体, 二等奖, 部委级, 2015
(4) 创新三号卫星研究集体, 一等奖, 其他, 2014
(2) 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省级, 2016
(3) 创新三号卫星研究集体, 二等奖, 部委级, 2015
(4) 创新三号卫星研究集体, 一等奖, 其他, 2014
专利成果
( 1 ) 一种引导成像方法、空间目标天基成像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1410210659.3
( 2 ) 一种天基空间目标识别方法, 发明, 2017,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1410211488.2
( 3 ) 一种应用于天基空间目标的自动跟踪方法及系统, 发明, 201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1410057685.6
( 4 ) 一种空间目标天基成像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1410210692.2
( 5 ) 一种具有高覆盖率的用于观测空间目标的系统, 发明, 202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1911292909.8
( 6 ) 一种具有高覆盖率的用于观测空间目标的方法, 发明, 202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1911293504.6
( 7 ) 一种主被动结合的空间碎片自感知系统及方法、卫星系统, 发明, 2021, 第 3 作者, 专利号: ZL201910303921.8
( 2 ) 一种天基空间目标识别方法, 发明, 2017,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1410211488.2
( 3 ) 一种应用于天基空间目标的自动跟踪方法及系统, 发明, 201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1410057685.6
( 4 ) 一种空间目标天基成像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1410210692.2
( 5 ) 一种具有高覆盖率的用于观测空间目标的系统, 发明, 202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1911292909.8
( 6 ) 一种具有高覆盖率的用于观测空间目标的方法, 发明, 202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01911293504.6
( 7 ) 一种主被动结合的空间碎片自感知系统及方法、卫星系统, 发明, 2021, 第 3 作者, 专利号: ZL201910303921.8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张晟宇, 孙煜坤, 朱振才, 胡海鹰. 启发式前后向链条优化组合在轨多目标观测规划算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1, 43(5): 1262-126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4496977.
[2] 田龙飞, 李华, 刘武, 刘勇, 胡海鹰, 李平付. 基于重要性测度的一箭多星分离安全性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J]. 2019, 49(7): 803-81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002614377.
[3] 胡海鹰. 利用姿态调整规避地气光的GSO空间碎片观测方法. 航天器工程. 2018, [4] 张科科, 朱振才, 周美江, 胡海鹰, 陈宏宇. 高轨目标监视系统星座设计和探测效能分析. 宇航学报[J]. 2018, 39(7): 808-818,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75975448.
[5] 李宗耀, 张科科, 胡海鹰, 盛蕾. SAA 域选划对天基探测卫星影响简析. 航天器环境工程[J]. 2016, 33(5): 479-48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000052307.
[6] 盛蕾, 张科科, 胡海鹰, 李宗耀. SAA区对CCD相机探测性能的影响. 光电工程[J]. 2015, 42(6): 27-32,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5117207.
[7] 蒋虎, 胡海鹰, 龚文斌. 近极轨道区域空间辐射环境仿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62-6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4342565.
[8] 周美江, 朱振才, 杨根庆, 吴会英, 胡海鹰, 张晟宇. 天基光学同步带目标监视跟踪模式.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J]. 2015, 35(3): 35-43,4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5239181.
[9] 朱永生, 胡海鹰, 郑珍珍, 苏瑞丰, 张科科. 地球临边观测卫星的姿态角仿真分析方法. 航天器工程. 2015, 24(4): 38-4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5822345.
[2] 田龙飞, 李华, 刘武, 刘勇, 胡海鹰, 李平付. 基于重要性测度的一箭多星分离安全性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J]. 2019, 49(7): 803-81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002614377.
[3] 胡海鹰. 利用姿态调整规避地气光的GSO空间碎片观测方法. 航天器工程. 2018, [4] 张科科, 朱振才, 周美江, 胡海鹰, 陈宏宇. 高轨目标监视系统星座设计和探测效能分析. 宇航学报[J]. 2018, 39(7): 808-818,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75975448.
[5] 李宗耀, 张科科, 胡海鹰, 盛蕾. SAA 域选划对天基探测卫星影响简析. 航天器环境工程[J]. 2016, 33(5): 479-48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000052307.
[6] 盛蕾, 张科科, 胡海鹰, 李宗耀. SAA区对CCD相机探测性能的影响. 光电工程[J]. 2015, 42(6): 27-32,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5117207.
[7] 蒋虎, 胡海鹰, 龚文斌. 近极轨道区域空间辐射环境仿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62-6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4342565.
[8] 周美江, 朱振才, 杨根庆, 吴会英, 胡海鹰, 张晟宇. 天基光学同步带目标监视跟踪模式.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J]. 2015, 35(3): 35-43,4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5239181.
[9] 朱永生, 胡海鹰, 郑珍珍, 苏瑞丰, 张科科. 地球临边观测卫星的姿态角仿真分析方法. 航天器工程. 2015, 24(4): 38-4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65822345.
发表著作
(1) 微小卫星总体设计与工程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16-09, 第 4 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1 ) 创新三号B星, 主持, 国家级, 2020-03--2023-12
( 2 ) 创新三号C星卫星系统, 主持, 国家级, 2020-04--2023-12
( 3 ) 创新三号D卫星, 主持, 国家级, 2020-07--2022-06
( 4 ) 试验六号卫星系统, 主持, 国家级, 2015-01--2021-12
( 2 ) 创新三号C星卫星系统, 主持, 国家级, 2020-04--2023-12
( 3 ) 创新三号D卫星, 主持, 国家级, 2020-07--2022-06
( 4 ) 试验六号卫星系统, 主持, 国家级, 2015-01--2021-12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张晟宇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现指导学生
温治江 硕士研究生 082501-飞行器设计
林政 硕士研究生 082501-飞行器设计
刘严 博士研究生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