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炳樑
研究方向
开展智能光谱探测技术、光谱数据智能处理技术研究。
教育背景
1995年,毕业于武汉华中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3年,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获硕士学位。
2007年,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获博士学位。
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加拿大GUELPH大学工程系智能控制实验室访问学习一年 。
任职经历
2010年6月-2013年11月,任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谱成像技术实验室副主任。
2012年-2016年,任西安市碑林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2年-2016年,任政协西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2013年11月-2018年11月,任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谱成像技术实验室主任。
2013年11月-2018年11月,任中科院光谱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6年1月-2019年12月,任陕西省光谱成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17年11月-2019年12月,任陕西省光谱成像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18年11月至今,任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所长。
2021年4月至今,任陕西省光学遥感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8年9月至今,任西安市生命光学光谱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2年6月至今,任民建陕西省委常委。
获奖经历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国专利银奖一项,陕西省专利一等奖一项。第十届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优秀回国留学人员称号。
承担项目
先后承担了超光谱成像仪、高光谱成像仪、可见光子系统、自适应光谱仪、超光谱成像等项目的研制工作。近五年,主持国家航天重大型号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基金委、JK委等项目共计15项,合同总额达3.52亿元,相关成果广泛应用于空间遥感、环境探测和生命健康等领域。
招生信息
研究方向
开展智能光谱探测技术、光谱数据智能处理技术研究。
与于涛研究员合作开展“智慧水环精细光谱遥感与计量分析技术研究”
与王荃研究员合作开展“光谱技术在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探测与应用研究”
与张周锋正高工合作开展“高光谱医学传感与诊断技术研究”
与张耿研究员合作开展“空天智能系统多维光学感知技术研究”
招生专业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5400-电子信息
080300-光学工程
在读研究生
| ||||||
|
...............................................................................................
| ||||||
|
...............................................................................................
| ||||||||||
|
...............................................................................................
2021级研究生及研究方向: | ||||||||||
|
...............................................................................................
2022级研究生及研究方向: | ||
|
毕业研究生
2023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
张智南博士 | 刘松博士 | 陈军宇博士 | 陶成龙博士 |
![]() | ![]() | ||
荆昊男 | 田紫薇 |
....................................................................................................................................................
2021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贾昕胤博士 | 殷劭康 | 王泽城 |
....................................................................................................................................................
2021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种丹博士 | 刘杰博士 | 王子源 |
....................................................................................................................................................
2020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雷会平 | 王艳 |
....................................................................................................................................................
2019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
王雪霁博士 | 刘青松博士 | 杜剑博士 | 李洪波博士 |
![]() | ![]() | ![]() | ![]() |
张小荣博士 | 冯花卉 | 张周锋博士 | 陈佳欣 |
....................................................................................................................................................
2018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
高珍珍 | 赵崟岑 | 赵源博士 | 李芸博士 |
![]() | ![]() | ![]() | |
王拯洲博士 | 甘玉泉博士 | 胡博 |
....................................................................................................................................................
2017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陈洁婧 | 白卓玉 | 于涛博士 |
....................................................................................................................................................
2016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
杨凡超博士 | 张智南 | 袁博 | 孙晨 |
....................................................................................................................................................
2015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张学军 | 王爽 | 李朝 |
....................................................................................................................................................
2014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马媛花 | 郝爱花博士 | 宋必芹博士 |
....................................................................................................................................................
2013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孙念 | 王峥杰 | 孙朗 |
....................................................................................................................................................
2012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
徐君博士 | 刘彩芳 | 钱情明 | 刘磊 |
....................................................................................................................................................
2011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
孔亮 | 张雯 | 申晓燕 | 樊先云 |
....................................................................................................................................................
2010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
张璐 | 邵秀娟 | 余谓为 | 呼媛 |
....................................................................................................................................................
2009年毕业研究生: | |||
![]() | ![]() | ![]() | ![]() |
柳祥 | 马小娜 | 刘倩文 | 卫翠玉 |
....................................................................................................................................................
2007年毕业研究生: | |
![]() | |
刘辉 |
博士后
![]() | 王彩玲,女,已出站,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在站专业:光学工程 研究方向:基于空谱联合的高光谱图像处理 |
![]() | 吴银花,女,已出站,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在站专业:光学工程 研究方向:光谱成像及光谱数据处理 |
![]() | 崔昕昕,女,已出站,本、硕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 在站专业:光学工程 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光学 |
![]() | 王鹏冲,男,已出站,本科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光电研究院、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站专业:光学工程 研究方向:新型光谱成像仪器研究与开发 |
![]() | 杜剑,男,已出站,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 在站专业:光学工程 研究方向:医学高光谱影像分析,人工智能 |
![]() | 李洪波,男,已出站,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 在站专业:光学工程 研究方向:光电测量技术,主要涉及PIN、APD弱光锁相探测电路系统设计、高速线阵/面阵CMOS、CCD、InGaAS、HgGeTe成像电路系统设计 |
![]() | 王雪霁,女,已出站,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 在站专业:光学工程 研究方向:光谱定量分析,遥感高光谱定量分析 |
文章专利
近5年,在OE/J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71篇,授权发明专利90项,实用新型28项。下表为个人及与他人合作研究发表学术文章部分列表。
发表文章
方向 | 文章名称 | 作者 | 发表时间 |
智能光谱探测技术 | Curing shrinkag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analysus of adhesive bonding large aperture mirror | Sun lijun,Li libo,Li siyuan,Zhao qiang,Sun jian,Wu junqiang,Hu binliang | 2019 |
Overview of spaceborne hyperspectral imager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bathymetric maps | Xinyin Jia*, Siyuan Li,Shanliang Ke,Bingliang Hu | 2020 | |
Design analysis and test verification of a rigid-flexible, dual-mode coupling support structure for space-based rectangular curved prisms | Jia, Xin-Yin,Wang, Fei-Cheng,Li, Li-Bo,Zhang, Zhao-Hui,Liu, Jia,Hu, Bing-Liang | 2021 | |
Hadamard编码红外光谱成像系统设计 | 杨莹,胡炳樑,李立波,王爽,严强强* | 2022 | |
干涉光谱成像技术发展的回顾 | 胡炳樑 | 2022 | |
光谱数据智能处理技术 | 显著性权重RX高光谱异常点检测 | 刘嘉诚,王爽,刘伟华,胡炳樑 | 2019 |
Dictionary learning based target detection for hyperspectral image | Zhang Xiaorong*,Hu Bingliang,Zhibin Pan,Xi Zheng | 2019 | |
Importance of parallel polarization radiance for estimating inorganic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in turbid waters based on radiative transfer simulations | Jia Liu, Bingliang Hu, Xianqiang He, Yan Bai, Liqiao Tian, Tieqiao Chen, Yihao Wang, Delu Pan. | 2020 | |
Restoration Method of Hadamard Coding Spectral Imager | Xingjia Tang, Zongben Xu, Libo Li, Shuang Wang, Bingliang Hu, Feng Wang | 2020 | |
Corrections to spectral restoration of Hadamard coding spectral imager | Bingliang Hu, Xingjia Tang, Libo Li, Geng Zhang, Shuang Wang, Ying Yang | 2020 | |
Hyperspectral deep convolution anomaly detection based on weight adjustment strategy | 种丹,胡炳樑,高晓惠*,高浩,夏璞,吴银花 | 2020 | |
Hyperspectral anomaly detection via super-resolution reconstruction with an attention mechanism | Chong, Dan,Hu, Bingliang,Gao, Hao,Gao, Xiaohui 2021 | 2021 | |
Small Sample Learning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Hyperspectral Image | Xingjia Tang*,Pengchang Zhang,Zongben Xu,Bingliang Hu,Siyuan Li | 2022 | |
光谱技术在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探测与应用 | A Review of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ies of Motor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Preterm Infants | Quan Wang,Guangpu Zhu,Li yi,Xinxin Cui,Hui Wang,Ruyi Wei, Bingliang Hu | 2019 |
Deep Learning for Three Types of Keratitis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Confocal Microscopy Images | Xinming Zhang, Gang Ding, Chi Gao, Chao Li, Bingliang Hu, Chenming Zhang* and Quan Wang* | 2020 | |
MinimalGAN: diverse medical image synthesis for data augmentation using minimal training data | Yipeng Zhang, Quan Wang, Bingliang Hu | 2022 | |
An eye tracking and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Study with Visual stimuli for adolescents emotional issues | Wang Quan,Wei Xiaojie,Dang Ruochen,Zhu Feiyu,Yin Shaokang,Hu Bingliang* | 2022 | |
An Attention-based CoT-ResNet with Channel Shuffle Mechanism for Classifica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Levels | Li Chao, Wang Quan , Liu Xuebin and Hu Bingliang | 2022 | |
高光谱医学传感与诊断技术 | Tumor tissu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icro-hyperspectral technology and deep learning | Binglaing Hu,Jian Du,Zhoufeng Zhang,Quan Wang | 2019 |
Using hyperspectral imaging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gastric cancer grading with shallow residual network | 刘松、王荃、张耿、杜剑、胡炳樑*、张周峰* | 2020 | |
A Deep-Learning Based System for Rapid Genus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s under Hyperspectral Microscopic Images | Chenglong Tao, Jian Du, Yingxin Tang, Junjie Wang, Ke Dong, Ming Yang, Bingliang Hu, Zhoufeng Zhang | 2022 | |
智慧水环精细光谱遥感与计量分析技术研究 | 基于IERT的非线性全光谱复杂水体定量分析算法研究 | 刘嘉诚,胡炳樑*,于涛,王雪霁,杜剑,刘宏,刘骁 | 2021 |
精细全光谱结合GS-SVR的复杂水体硝酸盐分析方法研究 | 雷会平,胡炳樑,于涛*,刘嘉诚,李炜,王雪霁,邹妍,史倩 | 2020 | |
UAV-Borne Hyperspectral Imaging Remote Sensing System Based on 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 fo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 Hong Liu, Tao Yu, Bingliang Hu , Xingsong Hou , Zhoufeng Zhang, Xiao Liu , Jiacheng Liu ,Xueji Wang , Jingjing Zhong , Zhengxuan Tan, Shaoxia Xia and Bao Qian | 2021 |
授权发明专利
序号 | 专利名称 | 作者 | 授权时间 |
1 | 一种高通量高稳定相干色散光谱成像装置 | 魏儒义 胡炳樑 李洪波 张智南 于建冬 王飞橙 于涛 | 2019 |
2 | 宽带滤光光谱成像仪一级自适应直接光谱分类方法 | 高晓惠 李学龙 周安安 吴银花 李芸 冷寒冰 种丹 冯向朋 魏文鹏 胡炳樑 | 2019 |
3 | 一种M-Z段波红外成像光谱仪 | 白清兰 胡炳樑 赵强 熊望娥 李芸 闫鹏 李立波 | 2019 |
4 | 一种用于井下探测的光学成像装置 | 于涛 李勇 胡炳樑 陈小来 杨凡超 张学军 | 2019 |
5 | 一种光谱定标照明装置 | 李立波 胡炳樑 王爽 李娟 于建冬 | 2019 |
6 | 一种曲面棱镜的加工方法 | 李立波 胡炳樑 赵强 孙丽军 于建冬 武俊强 邹纯博 | 2019 |
7 | 基于微光双目相机的测距系统和测距方法 | 张耿 张昕 卫翠玉 胡炳樑 冯花卉 冯向朋 刘宏 | 2019 |
8 | 压缩编码光谱成像系统的编码模板矩阵优化设计方法 | 卢孝强 邹纯博 唐兴佳 李立波 赵强 李学龙 胡炳樑 | 2019 |
9 | 基于光谱成像技术的高光谱解混光学实现方法 | 吴银花 胡炳樑 高晓惠 王鹏冲 严强强 魏儒义 周安安 | 2019 |
10 | 一种星载成像设备数据传输与采集系统 | 闫鹏 皮海峰 温志刚 胡炳樑 孔亮 张昕 魏文鹏 刘文龙 | 2019 |
11 | 一种便携式眼底成像系统 | 张周锋 张兆会 于涛 胡炳樑 刘宏 杜剑 | 2019 |
12 | 一种编码模板 | 李立波 胡炳樑 闫鹏 唐兴佳 孙丽军 韩亚娟 | 2019 |
13 | 一种基于高速双反射转镜的傅里叶变换高光谱成像装置 | 魏儒义 王鹏冲 王飞橙 胡炳樑 吴银花 张朋昌 韩意庭 | 2019 |
14 | 一种基于高速相机的水下双目交汇测量系统 | 贾昕胤 张兆会 于涛 张周锋 闫鹏 李思远 胡炳樑 | 2019 |
15 | 一种编码模板 | 李立波 唐兴佳 赵强 李娟 于建冬 胡炳樑 李修建 | 2019 |
16 | 一种内置扫描行显微该光谱成像系统 | 张周锋 胡炳樑 于涛 张兆会 刘宏 杜剑 | 2019 |
17 | 一种宽谱段非调焦全天气辉成像仪 | 冯玉涛 李战涛 郝雄波 张智南 畅晨光 白清兰 胡炳樑 | 2019 |
18 | 一种用于介入式照明的微型光源系统 | 鱼卫星 赵吕蓉 许黄蓉 胡炳樑 | 2019 |
19 | 基于全约束最小二乘法的自适应光谱混合的光学实现方法及系统 | 吴银花 李海巍 王鹏冲 陈莎莎 严强强 高晓惠 胡炳樑 | 2019 |
20 | 一种迈克尔逊干涉仪图像条纹宽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 张耿 李思远 胡炳樑 张周锋 张宏建 刘宏 | 2019 |
21 | 一种大气风场、温度场及臭氧浓度的多普勒差分探测方法 | 冯玉涛 武魁军 傅頔 郝雄波 武俊强 闫鹏 胡炳樑 | 2019 |
22 | 基于镀膜式多光谱相机的立体视觉系统及其标定测距方法 | 张耿 冯向朋 王爽 胡炳樑 卫翠玉 冯花卉 | 2019 |
23 | 一种编码光谱成像系统的数据修正方法 | 李立波 唐兴佳 王爽 王锋 胡炳樑 闫鹏 冯向朋 | 2019 |
24 | 一种推扫式偏振高光谱成像微系统 | 高博 鱼卫星 王帅 巩劭翔 胡炳樑 | 2019 |
25 | 压缩感知编码超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的光谱定标系统 | 王爽 李立波 胡炳樑 李娟 闫鹏 李修建 朱炬波 | 2019 |
26 | 一种桁架杆的制作方法 | 孙丽军 李思远 张兆会 王飞橙 武登山 柯善良 胡炳樑 | 2020 |
27 | 会聚光分孔径多光谱成像光学系统 | 李芸 邹纯博 胡炳樑 白清兰 武登山 李立波 张耿 闫鹏 | 2020 |
28 | 基于压缩感知的动态双臂多通道凝视光谱成像系统 | 严强强 胡炳樑 魏儒义 王爽 刘文龙 魏文鹏 | 2020 |
29 | 一种基于光谱成像技术的书画鉴定图谱特征表示方法 | 唐兴佳 张朋昌 胡炳樑 吴阳 冯向朋 杨凡超 | 2020 |
30 | 一种基于可调谐滤光片的单像素光谱成像系统 | 严强强 胡炳樑 王爽 刘文龙 刘宏 | 2020 |
31 | 一种用于获取眼底图像的便携式支架及成像系统 | 张兆会 张周锋 于涛 刘宏 胡炳樑 李思远 | 2020 |
32 | 闪烁光源控制电路、闪烁光源和线阵探测器同步控制电路及方法 | 刘宏 于涛 胡炳樑 张周锋 张兆会 李洪波 刘嘉诚 | 2020 |
33 | 基于微干涉阵列的紧凑型快照式光谱成像装置 | 柏财勋 李立波 冯玉涛 范文慧 胡炳樑 李勇 畅晨光 李西杰 | 2020 |
34 | 便携式快照型阵列偏振多光谱成像仪 | 胡炳樑 杨凡超 李芸 | 2020 |
35 | 一种无调焦干涉光谱仪真空像面预置方法 | 胡炳樑 李思远 武俊强 赵强 刘欢 郝雄波 王飞橙 | 2020 |
36 | 基于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装置 | 胡炳樑 王鹏冲 韩意庭 魏儒义 张朋昌 高晓惠 吴银花 | 2020 |
37 | 一种双滤波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偏振探测装置 | 王鹏冲 王飞橙 张朋昌 魏儒义 胡炳樑 吴银花 韩意庭 韩亚娟 卫翠玉 | 2020 |
38 | 基于双谱段叠层干涉的高光谱成像装置 | 柏财勋 范文慧 畅晨光 李立波 胡炳樑 冯玉涛 | 2020 |
39 | 多条带微窄带滤光片阵列光谱成像芯片及其实现方法 | 鱼卫星 武登山 郭权 高博 王帅 胡炳樑 | 2020 |
40 | 一种无调焦干涉光谱仪的装调方法 | 胡炳樑 李思远 武俊强 孙丽军 王飞橙 赵强 邹纯博 刘欢 | 2020 |
41 | 基于极端随机树的非线性全光谱水体浊度定量分析方法 | 刘嘉诚 于涛 张周锋 刘宏 王雪霁 刘骁 鱼卫星 胡炳樑 | 2020 |
42 | 一种高光谱快速大气校正参数化方法 | 李海巍 陈军宇 张耿 胡炳樑 | 2020 |
43 | 一种基于Sagnac实体干涉仪的光谱仪装调方法 | 胡炳樑 刘欢 李思远 白清兰 李立波 邹纯博 武俊强 | 2020 |
44 | 一种基于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组织切片分类方法 | 胡炳樑 杜剑 张周锋 于涛 | 2020 |
45 | 一种基于条纹相应的干涉图倾斜角测量方法 | 冯玉涛 张亚飞 傅頔 郝雄波 冯向朋 李娟 | 2020 |
46 | 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型多光程傅里叶变换高光谱成像装置 | 王鹏冲 魏儒义 胡炳樑 高晓惠 吴银花 陈莎莎 张朋昌 | 2020 |
47 | 窗扫型干涉高光谱成像系统的光程差在线定标方法 | 柏材勋 李勇 范文慧 李立波 李海巍 畅晨光 胡炳樑 | 2020 |
48 | 高稳定性框架预埋结构件及高稳定性支撑框架 | 孙丽军 李立波 张兆会 李思远 武俊强 张宏建 胡炳樑 | 2020 |
49 | 基于全息凹面光栅的C-T型结构成像系统 | 于涛 亓晨 张周锋 钟菁菁 胡炳樑 | 2021 |
50 | 一种海洋水下总氮总磷原位在线监测装置 | 于涛 刘宏 刘嘉诚 王雪霁 刘骁 张周锋 鱼卫星 胡炳樑 | 2021 |
51 | 一种快照型偏振光谱成像装置 | 于涛 刘嘉诚 刘宏 王雪霁 刘骁 张周锋 胡炳樑 | 2021 |
52 | 一张视频ADC器件的老练升筛系统 | 温志刚 陈小来 刘永征 胡炳樑 闫鹏 孔亮 魏文鹏 张昕 | 2021 |
53 | 基于光谱法对复杂水体进行长时间原位探测的装置及方法 | 于涛 胡炳樑 张周锋 张兆会 刘宏 刘嘉诚 雷会平 | 2021 |
54 | 基于光程差指示的双折射干涉器装置及装调方法 | 柏财勋 冯玉涛 范文慧 李立波 李海巍 畅晨光 胡炳樑 | 2021 |
55 | 一种用于光谱法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校准方法 | 刘嘉诚 于涛 张周锋 刘宏 王雪霁 刘骁 鱼卫星 胡炳樑 | 2021 |
56 | 一种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成像位置偏移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 冯玉涛 张亚飞 傅頔 畅晨光 李娟 胡炳樑 | 2021 |
57 | 一种中大型牲畜养殖场体温检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 胡炳樑 王荃 党若琛 | 2021 |
58 | 一种双视场近红多谱勒差分干涉仪 | 张智南 冯玉涛 畅晨光 傅頔 王帅 胡炳樑 | 2021 |
59 | 一种全光纤高速光学相干层析扫描装置 | 魏儒义 王鹏冲 张朋昌 吴银花 胡炳樑 韩意庭 王飞橙 卫翠玉 高晓惠 | 2021 |
60 |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凝视型光谱成像系统 | 严强强 胡炳樑 王爽 魏儒义 魏文鹏 刘文龙 | 2021 |
61 | 一种基于iPLS-PA算法的硝酸盐浓度预测方法 | 王雪霁 于涛 刘嘉诚 张周锋 刘宏 刘骁 雷会平 胡炳樑 | 2021 |
62 | 基于光学多维信息一体化感知系统的异常目标检测方法 | 刘嘉诚 于涛 张周锋 刘宏 王雪霁 刘骁 胡炳樑 | 2021 |
63 | 基于吉文斯旋转的高光谱图像端元提取方法 | 甘玉泉 胡炳樑 刘学斌 王爽 张耿 张小荣 | 2021 |
64 | 一种狭缝型光谱仪对月定位方法 | 王一豪 王爽 李娟 刘欢 武俊强 安玲萍 胡炳樑 | 2021 |
65 | 一张基于相干色散技术的消零干涉光谱仪 | 胡炳樑 狄腊梅 魏儒义 乔念祖 陈莎莎 王鹏冲 | 2021 |
66 | 多模式高速率高光谱图像并行采集处理方法 | 张小荣 李思远 胡炳樑 | 2021 |
67 | 高光谱数据端元提取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吴银花 魏儒义 严强强 陈莎莎 高晓惠 胡炳樑 李海巍 | 2021 |
68 | 一种自然水体海面偏振高光谱观测系统 | 刘佳 陈铁桥 王一豪 张耿 卢孝强 李思远 胡炳樑 | 2021 |
69 | 微型空间遥感器超轻低质心反射镜柔性支撑结构 | 胡炳樑 柯善良 张兆会 武登山 贾昕胤 | 2021 |
70 | 同时获取高空间、高光谱分辨率光谱图像的光谱成像方法和系统 | 鱼卫星 李芸 高博 王帅 巩劭翔 胡炳樑 | 2021 |
71 | 地基自动化月球观测短波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及使用方法 | 王爽 武俊强 王一豪 李娟 刘欢 冯向朋 胡炳樑 | 2021 |
72 | 一种狭缝型光谱仪实时定标装置 | 武俊强 王爽 王一豪 李娟 刘欢 李洪波 胡炳樑 | 2021 |
73 | 一种色散型光谱仪 | 王爽 武俊强 刘欢 王一豪 李娟 李洪波 胡炳樑 | 2021 |
74 | 一种基于高光谱水体库的自适应波段选择方法 | 李海巍 陈军宇 陈铁桥 胡炳樑 张耿 王爽 | 2021 |
75 | 一种高光谱成像仪的离轴三反短焦前置物镜系统 | 张兆会 李西杰 李立波 韩亚娟 李思远 胡炳樑 | 2021 |
76 | 可实现高精度支撑与多自由度调整的离轴反射镜机构 | 张兆会 韩亚娟 李立波 李思远 王春来 胡炳樑 | 2021 |
77 | 一种使用AI光谱的无人干预种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胡炳樑 李海巍 陈军宇 陈铁桥 周安安 高晓惠 | 2021 |
78 | 一种基于光谱法的水质监测系统 | 刘宏 于涛 胡炳樑 刘嘉诚 王雪霁 刘骁 张周锋 鱼卫星 | 2021 |
79 | 一种狭缝型光谱全月相周期月盘辐照度获取方法 | 王爽 王一豪 刘欢 武俊强 李娟 张耿 胡炳樑 | 2021 |
80 | 基于时间服务的高光谱成像仪1553B纵向通信方法 | 张小荣 李思远 胡炳樑 | 2021 |
81 | 一种基于增材制造高度集成的金属反射镜 | 贾昕胤 胡炳樑 李思远 孙丽军 武俊强 王飞橙 | 2021 |
82 | 一种彩色微光多目立体视觉相机及其数据融合方法 | 胡炳樑 张耿 周安安 张昕 杨凡超 刘杰 | 2021 |
83 | 一种星载小型轻量化Dyson高光谱成像仪系统 | 贾昕胤 邹纯博 杨凡超 闫鹏 李思远 胡炳樑 | 2021 |
84 | 一种误差抑制的星点质心定位方法 | 刘杰 冯向朋 李思远 张耿 王爽 胡炳樑 | 2022 |
85 | 一种基于仿生复眼的大视场星敏感器 | 鱼卫星 张远杰 武登山 许黄蓉 胡炳樑 | 2022 |
86 | 用于被连接件间距调节的调节组件及连接装置 | 张兆会 韩亚娟 李立波 李思远 王春来 胡炳樑 | 2022 |
87 | 一种眼镜式穿戴设备 | 王荃 殷劭康 党若琛 胡炳樑 | 2022 |
88 | 精细全光谱结合改进GS-SVR的复杂水体硝酸盐定量分析方法 | 胡炳樑 于涛 刘嘉诚 雷会平 王雪霁 张周锋 刘宏 刘骁 | 2022 |
89 | 一种宽波段成像传感器的相对光谱响应测量装置及方法 | 冯玉涛 柏财勋 李立波 范文慧 胡炳樑 | 2022 |
90 | 一种基于仿生曲面复眼的超大视场偏振相机 | 鱼卫星 许黄蓉 武登山 张远杰 胡炳樑 |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