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 xhgeng@dicp.ac.cn
通信地址: 大连市中山路457号大连化物所生物楼105组
邮政编码: 116023
研究领域
分析仪器,高灵敏光学检测器与特种传感器
招生信息
招收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学生本科专业为物理、化学、仪器、环境等相关专业,研究方向为高灵敏光学检测器和特种传感器
招生专业
招生方向
教育背景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工作经历
2021-11~现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辽宁省深海组分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0-10~现在, 大连市深海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
2020-07~现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组长
2018-04~2020-06,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组长
2015-07~2018-04,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13-07~2015-06,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工作简历
社会兼职
2022-04-01-今,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工程与装备分会, 秘书长
2022-03-01-今,The Innovation期刊, 青年编委
2022-03-01-今,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期刊, 青年编委
2020-12-01-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副秘书长
2019-08-13-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17-08-01-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关键部件专业委员会, 副秘书长
2016-08-01-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委员
代表成果
荧光检测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ng/L级)和选择性,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生命科学等领域。多年来,我国在荧光检测器领域一直落后于国外,主要差距在灵敏度和长期稳定性上。申请人聚焦微型分析仪器中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长期从事高灵敏小型荧光检测器(mFLD)及应用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从事深海资源和环境探测的原位荧光传感器研究,突破了限制mFLD灵敏度提升的“技术瓶颈”,带领团队研制出:
1. 我国首套黄曲霉毒素荧光检测器
以紫外LED替代氙灯为光源(寿命是氙灯的6至7倍),自研制基于光电二极管(PD)的微光探测器替代光电倍增管(PMT,“卡脖子”关键部件)探测荧光,设计“紧贴式”荧光光路和首创的微池光衍生化器,研制出我国首套黄曲霉毒素荧光检测器(Anal. Chim. Acta, 2018, 1033, 81-86),灵敏度比国外同类仪器高3倍以上。微光探测器已出口美国,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果鉴定为动态范围和长期稳定性达国际领先水平(第二完成人)。黄曲霉毒素荧光检测器已在中粮集团、美国Agilent公司等多家权威机构长期应用示范,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成果鉴定为填补国内空白、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第二完成人)。
2. 系列我国首套4500 m级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
与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联合研制出系列我国首套4500 m级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深海原位示踪剂荧光传感器在印度洋2450 m海底热液喷口海试成功,测量了热液羽流的轮廓和分布范围。深海原位叶绿素荧光传感器和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荧光传感器在南海海试成功,最大潜深3961.9 m,测量了从海平面到海底整个剖面的叶绿素a和CDOM的浓度,与报道的船载光谱仪器测量南海剖面结果相吻合。经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第三方测试,以上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比国外同类仪器高3.5~10倍。
3. 集成式mFLD及在国家重大突发事件中应用
提出“三明治”结构光机电集成设计,研制出双通道集成式mFLD,体积仅75 cm3、功耗仅0.6 W,检测限2 ng/L香豆素、8 ng/L荧光素钠,为同类仪器国际最高灵敏度(Talanta, 2020, 211, 120698),已通过第三方测试并量产,作为关键部件在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中应用。
4. 小型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mLIF)
以激光二极管(LD)替代激光器为光源、自研制微光探测器替代PMT探测荧光,首次在检测池对面设计球面二向色反光镜提高信噪比。研制的mLIF对荧光素钠检测限1.5×10-13 mol/L,是流动注射评价LIF的最高灵敏度,对氨基酸检测限优于报道水平上百倍(Anal. Chem., 2020, 92 (13), 8680-8684)。
发表论文23篇,授权发明专利24项,参与撰写中文专著1部。以上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同类仪器的技术垄断,产业化新增产值1000余万元。
入选人才项目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2
中科院特聘核心研究岗位,2022.03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1.05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大煜青年学者”,2020.10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9.04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2017.11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全国300人/年,当年分析仪器领域唯一入选者),2017.03
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2016.10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现指导学生
卢世豪 博士研究生 070302-分析化学
王传亮 博士研究生 070302-分析化学
姜育露 硕士研究生 070302-分析化学
彭汝倩 硕士研究生 070302-分析化学
张源昊 博士研究生 070302-分析化学
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成文慧,大连海洋大学,2023/05~今
朱绍悠,大连海事大学,2023/02~今
张瑞,大连海事大学,2023/02~今
王文静,东北大学,2022/12~今
郑超,大连海事大学,2022/10~今
严尧天,大连海事大学,2022/09~今
张猛,大连工业大学,2022/09~今
孙锴,大连海事大学,2021/09~今
段逸,大连海事大学,2019/08~2022/07
党帆,大连工业大学,2018/03~2020/07
席秋颖,大连理工大学,2018/08~2020/07
在读博士
卢世豪,分析化学,2021-09博
王传亮,分析化学,2022-03博
张源昊,分析化学,2022-09博
在读硕士
彭汝倩,分析化学,2022-09硕
姜育露,分析化学,2022-09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