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 男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电子邮件: czhang@binn.cas.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杨雁东一路8号院
邮政编码: 101400
研究领域
张弛,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B类”(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北京市青年拔尖团队带头人,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主要从事微纳能源器件与自驱动系统领域研究,开创了摩擦电子学(Tribotronics)新方向。
研究方向:
纳米发电新能源技术 Nanogenerators as New Energy Technology
摩擦电智能传感器件 Tribotronics for Smart Sensors
自驱动微纳机电系统 Self-Powered MEMS/NEMS and Components
教育背景
2000-09--2004-07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5-04--现在,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研究员
2013-03--2015-04,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11-09--2013-03, 工业和信息化部 装备工业所, 助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2009-09--2011-09, 清华大学 精密仪器系, 博士后
2005-09--2007-07, 清华大学 精密仪器系, 学生辅导员(兼职)
学术荣誉
2024-2023,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连续两年)
2024-2021,入选Elsevier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连续四年)
2024,成果入选2024年北京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推荐目录
2024,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
2024,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排名第1)
2024,获英国皇家化学会“视觉科研”优秀封面奖
2024,获Nano Research期刊年度最佳封面论文奖
2024,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
2023,入选Wiley开放科学优秀作者榜单
2023,获Microsyst. Nanoeng.期刊2022年度最佳论文奖
2022,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科技人才奖
2022,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Top1%高被引作者榜单
2021,获《机械工程学报》优秀论文奖
2021,获物联网领域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论文奖
2021,获振动与能量俘获及其应用国际会议(VEH 2021)最佳报告奖
2020,获智能机器人领域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论文奖
2019,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2018,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2)
2018,获Nano Research期刊高被引论文奖
2017,获评中国新锐科技人物
2017,获首都科技人才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优秀创新成果奖
2017,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拔尖团队带头人
2017,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5)
2017,获机械设计国际会议最佳论文提名奖
2016,入选2017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2013,入选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科研项目
2024-2027,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顺义创新联合基金资助项目,主持
2024-2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延续资助,主持
2024-20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主持
2023-202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主持(首席科学家)
2023-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主持
2021-2023,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主持
2021-2023,中国科学院大学高水平科技人才培育与稳定支持专项,主持
2020-2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2020-2021,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主持
2020-2021,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主持
2019-2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2019-202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2017-2020,北京市青年拔尖团队资助项目,主持
2017-2019,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计划项目,主持
2016-2017,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预探索项目,主持
2015-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2014-2017,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资助项目,主持
2012-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2011-20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主持
2010-20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主持
学术论文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Sci. Adv.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被Science、Nat. Energy等期刊引用超过1.4万次,单篇引用达580次,h指数68。其中,中科院一区Top期刊论文100多篇,ESI高被引论文8篇。
近五年内代表性论文:
[1] T. Bu, L. Xu, Z. Yang, X. Yang, G. Liu, Y. Cao, C. Zhang*, Z. L. Wang*. Nanoscale triboelectrification gated transistor. Nat. Commun. 2020, 11, 1054.
[2] S. Dong, T. Bu, Z. Wang, Y. Feng, G. Liu, J. Zeng, Z. Wang, J. Cao, Z. Zhang, F. Liu, C. Zhang*. Freestanding-mode tribovoltaic nanogenerator for harvesting sliding and rotational mechanical energy . Adv. Energy Mater. 2023, 13, 2300079.
[3] Z. Wang, Z. Zhang, Y. Chen, L. Gong, S. Dong, H. Zhou, Y. Lin, Y. Lv, G. Liu, C. Zhang*. Achieving ultrahigh direct-current voltage of 130 V by semiconductor heterojunction power generation based on tribovoltaic effect. Energ. Environ. Sci. 2022, 15, 2366.
[4] Z. Zhang, N. Wu, L. Gong, R. Luan, J. Cao, C. Zhang*. An ultrahigh power density and ultralow wear gan-based tribovoltaic nanogenerator for sliding ball bearing as self-powered wireless sensor node. Adv. Mater. 2024, 36, 2310098.
[5] W. Li, Y. Liu, S. Wang, W. Li, G. Liu, J. Zhao, X. Zhang, C. Zhang*. Vibrational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based multi-node self-powered sensor network for machine fault detection. IEEE-ASME T. Mech. 2020, 25, 2188.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hk/citations?hl=zh-CN&pli=1&user=APtTNskAAAAJ
学术兼职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微纳执行器与微系统分会理事、微纳传感技术分会理事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理事、力触觉感知与交互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协“科普中国”专家
Sci. China Technol. Sc.、IEEE T. Nanotechnol.、《机械工程学报》等期刊副编辑、青年编委和客座编辑
招生信息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摩擦电子学研究组通过推免和统考方式招收研究生,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每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人,博士研究生2人。竭诚欢迎微电子、机械、测控、材料、物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报考!
招生专业:
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
080502-材料学
070205-凝聚态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