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碧辉 男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电子邮件: zhangbh@csu.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邮政编码: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无人飞行器多源(包括视觉、Lidar、GNSS等)组合导航,基于实时操作系统(RT Linux、FreeRTOS)、云原生工具及通信中间件的飞行器AI计算基础软件设计。
招生信息
每年招收飞行器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1~2名
招生方向
飞行器多源组合导航与视觉感知; 飞行器AI计算基础软件设计;
教育背景
2005-09--2009-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科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2-02~2021-05,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一研究院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器结构强度工程师,飞行器总体设计工程师
专利与奖励
专利成果
( 2 ) 基于PTZ相机的双级视场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2021,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110188650B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Image Matching-Based Visual-Inertial Integrated Navigation for UAV in GNSS-Denied Environments[C]//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IOP Publishing, 2024, 2784(1): 012014.【通讯作者】
[2] INS-GNSS-Vision-UWB Navigation for Vertical Taking-off and Landing in Urban Air Mobility Scenario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Robotics. 2024. 【第1作者】
[3] Robust GNSS-Visual-Inertial Odometry with Outlier Exclusion and Sensor’s Failure Handling, ICICT2023, 2023. 【第 1 作者】
[4] An Autonomous Moving Target Tracking System for Rotor UAV, RobCE 2021. 【 第 4 作者】
[5] 悬停状态倾转旋翼机非定常气动干扰研究, Research on Unsteady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for the Tiltrotor Aircraft in Hover, 航空工程进展, 2019. 【第 2 作者】
[6] 一种归一化的代理模型精度指标, A Normalized Accuracy Index for Surrogate Model, 航空工程进展, 2019.【第 1 作者】
[7] 复合材料螺旋桨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Composite Material Propeller Structure, 航空工程进展, 2018. 【第 1 作者】
[8] 太阳能飞行器复合材料翼梁非均匀铺层优化设计, 飞机设计, 2016.【 第 4 作者】
[9] 太阳能飞机复合材料尾撑优化设计, 飞机设计, 2015. 【第1作者】
[10] 太阳能飞机翼肋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Topology Optimization Design of Rib Structure on Solar Powered Aircraft, 航空工程进展, 2015.【第 1 作者】
[11] 基于遗传算法的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结构优化设计,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of High Aspect Ratio Composite Wing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航空工程进展, 2015. 【第 3 作者】
[12] 考虑多指标约束的蜂窝夹层防热结构参数优化,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OF HONEYCOMB SANDWICH THERMAL BARRIER STRUCTURES CONSIDERING, 机械强度, 2014. 【第 1 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高可靠星载AI计算平台技术,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某攻坚专项子课题,2025.9-2030.9
(2)高性能星载AI实验计算平台技术,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某攻坚专项子课题,2025.9-2030.9
(3) 集群自主导航与机动目标定位技术,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23.05--2025.07
(4) 通用化星上软件管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负责人, 企业委托, 2021.09--2023.07
指导学生
硕士研究生
黄天旂,本科吉林大学,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于VNS-INS-GNSS的无人飞行器组合导航,工作去向: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周逸彪,本科北京科技大学,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合作场景无人飞行器自主着陆技术,目前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