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李波  男  博士 研究员 硕导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电子邮件: boli@simm.ac.cn
通信地址: 上海浦东祖冲之路555号
邮政编码:201203

药物所:https://simm.cas.cn/sourcedb/zw/gb2020/yjsyx/202401/t20240131_6981144.html

国科大:https://people.ucas.ac.cn/~0066907


研究兴趣:

1)创新药物发现与优化。

2)基于临床需求的药物发现新方法发展和应用。


研究亮点(2012-2024,感谢同事和合作者):

1) 开展黄连素、紫杉醇、雷公藤红素等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发现抗肿瘤、抗炎活性新分子。

2) 结构优化获得新靶标和新机制、有开发价值的抗结直肠炎/癌活性的黄连素衍生物。

3) 建立“天然产物组装药物”发现、设计和合成平台,发现可抗耐药肿瘤和治疗眼科疾病的新分子。

4) 发现抗多发性骨髓瘤新靶标TRIP13的首个抑制剂DCZ0415,已成为工具分子。

5) 结构优化获得抗哮喘新靶标TG2的水溶性激动剂TSG1180。

6) 研发了两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共价药物弹头,适合针对不可成药靶标研发新药:a) 位点选择性修饰肽和蛋白赖氨酸的水溶性阳离子弹头“唑啉铵”(Zolinium)。b) 靶向半胱氨酸并点击释放药物的糖弹头“唑啉烯糖”(Zolinosene)。

7) 通过生物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发现了抗耐药菌靶标与新配体的结合作用位点和机制。


主持的基金项目:

1) 主持并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1项。

2) 主持并结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重课题3项。


论文和专利:

1)70+ SCI论文,其中47篇为一作或通讯作者(含共同一作和共同通讯)。

2)40+专利,其中30篇已授权(7篇为第一发明人)。


学生培养:

指导和共同指导毕业7名博士和12名硕士(含UCAS和联合培养)。


学术交流:

1)中国药学会和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

2)在中国化学会年会、化学生物学年会、药物化学年会、药学会年会,国际绿色化学会议,亚洲化学会议,等会议上进行口头或海报展示。


科学荣誉和奖项: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优秀员工、劲牌“技术标兵”、大冶市“劳动模范”。劲牌公司技术创新一、二等奖(均排名第一);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均排名第二)。


研究领域

药物设计、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1007Z1-药物设计学
招生方向
计算模拟辅助的分子结构优化与药化新方法发展

工作经历


专利与奖励

   

出版信息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1 ) 基于唑啉铵的蛋白赖氨酸共价修饰剂的结构优化及其应用探索,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3-01--2026-12
( 2 ) 基于高效模拟设计的抗多发性骨髓瘤靶标蛋白TRIP13抑制剂的发现优化,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1-01--2024-12
( 3 ) 抗耐药多发性骨髓瘤新靶标TRIP13小分子配体的结构优化研究, 负责人, 地方任务, 2019-07--2022-06
( 4 ) 靶向蛋白质构象变化的药物设计方法发展,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8-01--2020-12
( 5 ) 基于氮取代异喹啉酮骨架的抗肿瘤药物发现与优化研究, 负责人, 地方任务, 2014-07--2017-06
参与会议
(1)黄连素的结构优化与新型赖氨酸共价修饰剂的发现   中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   2023-10-07
(2)新型唑啉共价药物弹头的发现与药物设计   中国化学会第33届学术年会   2023-06-17
(3)新型赖氨酸共价修饰剂唑啉铵 (Zolinium)的发现与应用研究   第十二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   2023-04-14
(4)从黄连素的结构优化到基于唑啉铵(Zolinium)的新药发现与设计   第七届药学学报前沿论坛会议   2023-04-07
(5)源于黄连素结构优化的“绿色弹头”发现与药物设计应用   药学学报药学前沿论坛   2019-11-28
(6)黄连素结构优化及新型唑啉季铵盐的发现和应用研究   中国药学大会   2019-09-07
(7)唑啉季铵盐(Zolinium)---源于黄连素结构优化的绿色弹头   药学学报、中国化学快报学术论坛   2019-08-20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杨英豪  硕士研究生  105500-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