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邹正 研究员 博导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电子邮件: zzou@ipe.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过程大厦(100190)
研究方向:流态化技术和多相流反应工程,气固反应系统CFD模拟放大与过程强化,复杂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工程设计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气固流化反应的量化调控与工业开发。具体针对颗粒多相反应普遍存在宽粒度易聚团行为,阻碍产品高质量开发与过程高效运行的产业化瓶颈:
(1)构建宽粒度/聚团流化的结构曳力/聚团尺寸模型与系统强化方法,应用于千吨级铁矿直接还原中试线开发,突破现有技术无法直接使用细铁矿粉难题;
(2)基于气固传递反应的本构建模,模拟构件调控颗粒停留与反应时间匹配度,有效消除20万吨/年MnO2矿焙烧炉放大效应,发展矿粉规模化还原技术;
(3)重构气固复杂反应网络的定向调控机制,实现50万吨/年铁锰矿还原炉的一步开发,破解难选铁锰矿高效提取技术。
相关成果在CEJ, CES, IECR等国际主流化工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一作20篇,参见谷歌学术以及ResearchGate主页),合著专著2部(获石化工业优秀出版物二等奖1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与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子课题、中科院先导A类和STS等基金项目,骨干参与基金委创新群体、重点课题、国家973计划、院地融合以及企业合作等相关科研项目10余项。
现为中科院特聘研究骨干、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工程研究》与《Molecular Modeling Connect》期刊编委。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081701-化学工程
招生方向
流态化科学与技术,反应器放大、CFD
教育背景
2009-09--2013-0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生博士学位
2006-09--2009-06 武汉工程大学 研究生硕士学位
2002-09--2006-06 武汉工程大学 本科学士学位
2006-09--2009-06 武汉工程大学 研究生硕士学位
2002-09--2006-06 武汉工程大学 本科学士学位
专利与奖励
专利成果
[1] 谢朝晖, 朱庆山, 闫冬, 孙昊延, 邵国强, 邹正. 一种高温粉体物料流态化冷却装置. CN: CN112229252B, 2022-02-01.
[2] 谢朝晖, 朱庆山, 邵国强, 邹正, 孙昊延. 一种氧化锰矿流态化还原装置及方法. CN: CN112251599A, 2021-01-22.
[3] 谢朝晖, 朱庆山, 闫冬, 孙昊延, 邵国强, 邹正. 一种高温粉体物料流态化冷却装置. CN: CN112229252A, 2021-01-15.
[4] 朱庆山, 谢朝晖, 孙昊延, 邵国强, 邹正, 李洪钟. 一种铁矿流态化磁化焙烧方法. CN: CN110564951A, 2019-12-13.
[5] 谢朝晖, 朱庆山, 邹正, 邵国强, 李洪钟. 一种氧化锰矿流态化还原工艺系统. CN: CN107099680A, 2017-08-29.
[2] 谢朝晖, 朱庆山, 邵国强, 邹正, 孙昊延. 一种氧化锰矿流态化还原装置及方法. CN: CN112251599A, 2021-01-22.
[3] 谢朝晖, 朱庆山, 闫冬, 孙昊延, 邵国强, 邹正. 一种高温粉体物料流态化冷却装置. CN: CN112229252A, 2021-01-15.
[4] 朱庆山, 谢朝晖, 孙昊延, 邵国强, 邹正, 李洪钟. 一种铁矿流态化磁化焙烧方法. CN: CN110564951A, 2019-12-13.
[5] 谢朝晖, 朱庆山, 邹正, 邵国强, 李洪钟. 一种氧化锰矿流态化还原工艺系统. CN: CN107099680A, 2017-08-29.
出版信息
《气固流化床结构与传递理论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20,第4作者
《气固流化床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调控与模拟》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第3作者
发表论文
[1] Zheng Zou, Xu Zhang, Dong Yan, Ji Xu, Junwu Wang, Qingshan Zhu, Hongzhong Li.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CFD study of direct reduction of iron ore in the conical fluidized bed.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J]. 2024, 第 1 作者300(null): 120586,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1 ) 宽粒径矿物颗粒流态化反应停留时间分布的结构调控与模拟优化,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5-01--2017-12
( 2 ) 20万吨/年软锰矿流态化还原产业化示范工程,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6-01--2017-12
( 3 ) 流化床反应器结构-传递关系理论及节能新工艺, 参与, 国家任务, 2015-01--2019-12
( 4 ) 基于“结构-传递-反应”耦合模型的流态化固相加工过程的模拟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9-01--2022-12
( 5 ) 复杂铁锰矿定向还原焙烧技术示范,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22-01--2024-12
( 6 ) 基于“非稳态构效关系”的宽粒度/聚团流化热-质耦合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3-01--2026-12
( 7 ) 复杂矿物焙烧流态化反应器的放大技术研究, 负责人, 研究所自主部署, 2019-05--2020-12
( 8 ) 基于固相停留时间优化的流化床反应器放大规律的研究, 负责人, 研究所自主部署, 2015-01--2018-12
( 9 ) 基于数字孪生的50wt/a铁锰矿还原焙烧示范开发, 负责人, 研究所自主部署, 2024-01--2025-12
( 10 ) 超大型气固聚式沸腾焙烧炉及其核心部件研制与工程示范, 参与, 国家任务, 2023-10--2027-09
( 2 ) 20万吨/年软锰矿流态化还原产业化示范工程,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6-01--2017-12
( 3 ) 流化床反应器结构-传递关系理论及节能新工艺, 参与, 国家任务, 2015-01--2019-12
( 4 ) 基于“结构-传递-反应”耦合模型的流态化固相加工过程的模拟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9-01--2022-12
( 5 ) 复杂铁锰矿定向还原焙烧技术示范,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22-01--2024-12
( 6 ) 基于“非稳态构效关系”的宽粒度/聚团流化热-质耦合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3-01--2026-12
( 7 ) 复杂矿物焙烧流态化反应器的放大技术研究, 负责人, 研究所自主部署, 2019-05--2020-12
( 8 ) 基于固相停留时间优化的流化床反应器放大规律的研究, 负责人, 研究所自主部署, 2015-01--2018-12
( 9 ) 基于数字孪生的50wt/a铁锰矿还原焙烧示范开发, 负责人, 研究所自主部署, 2024-01--2025-12
( 10 ) 超大型气固聚式沸腾焙烧炉及其核心部件研制与工程示范, 参与, 国家任务, 2023-10--20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