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潘教峰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电子邮件: jfpan@cashq.ac.cn
通信地址: 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
邮政编码: 100190
电子邮件: jfpan@cashq.ac.cn
通信地址: 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
邮政编码: 100190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1201Z2-创新管理
招生方向
科技战略规划,创新管理科技政策,科技评估智库理论方法
教育背景
2001-09--2002-09 清华大学MBA硕士课程高级研修班 结业证书1996-08--1998-07 香港中文大学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 研究生/哲学硕士1995-09--1996-08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UK certificate of completion1984-08--1988-07 山东大学数学系运筹学专业 本科/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01-09~2002-09,清华大学MBA硕士课程高级研修班, 结业证书1996-08~1998-07,香港中文大学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 研究生/哲学硕士1995-09~1996-08,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UK, certificate of completion1984-08~1988-07,山东大学数学系运筹学专业, 本科/理学学士
社会兼职
2020-01-10-今,上海科技大学, 特聘教授
2018-12-31-今,国家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18-03-23-今,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 副理事长
2016-09-30-今,中国科技技术法学会, 副会长
2013-12-25-今,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 理事长
2018-12-31-今,国家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18-03-23-今,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 副理事长
2016-09-30-今,中国科技技术法学会, 副会长
2013-12-25-今,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 理事长
教授课程
当代世界科技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Z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H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形势与政策“当代科学发展”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战略研究报告获中国政府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 国家级, 2013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The role of national carbon pricing in phasing out China's coal power, iScience, 2021, 第 7 作者(2) Innovative Collaboration and Acceleration: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Based on Knowledge Transfer and Triple Helix, 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2021, 第 1 作者(3) 促进智库研究的“六个转变”,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 第 1 作者(4) 智库研究的双螺旋结构,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第 1 作者(5) 新基建如何实现代际飞跃, 瞭望, 2020, 第 1 作者(6) 新基建十大战略方向, 瞭望, 2020, 第 1 作者(7) 构建现代化强国的十大新型基础设施,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第 1 作者(8) Diamond Model for the Transfer of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res,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2019, 第 1 作者(9) Spillovers between oil and stock returns in the US energy sector: Does idiosyncratic information matter?, Energy Economics, 2019, 第 4 作者(10) Oil financialization and volatility forecast: Evidence from multidimensional predictors, Journal of Forecasting, 2019, 第 3 作者(11) 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低技能就业——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中国管理科学, 2019, 第 3 作者(12) Measuring desto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Chinese estate industry: A DEA-Malmquist approach,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2019, 第 3 作者(13)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钻石模型:基于经济繁荣、思想解放、教育兴盛、政府支持、科技革命的历史分析与前瞻,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 第 1 作者(14) Measurement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disruptive innovation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9, 第 2 作者(15) 多规模智库DIIS理论方法,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 第 1 作者(16) 科技强国:向“世界科技中心”全力进军, 瞭望, 2018, 第 1 作者(17) 科技评估DIIS方法,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第 1 作者(18) 奏响创新时代强音, 求是, 2018, 第 1 作者(19) “互联网+”深度拉动我国经济和就业增长, 瞭望, 2017, 第 1 作者(20) 新科技革命与三元融合社会,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第 1 作者(21) 智库DIIS理论方法, 中国管理科学, 2017, 第 1 作者(22) 突破制约创新的路径依赖, 《瞭望》, 2016, 第 1 作者(23) 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瞭望》, 2016, 第 1 作者(24) 建设一个创新友好的社会, 《瞭望》, 2016, 第 1 作者(25) 补上关键核心技术短板, 《瞭望》, 2016, 第 1 作者(26) 开启未来30年科技新征程, 《瞭望》, 2016, 第 1 作者(27)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社会财富不断涌流,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4, 第 1 作者(28) 从与美日德法英五国科技比较看中国科技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 第 1 作者(29) 关于我院科技布局调整的若干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 第 3 作者(30) 关于我院创新三期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 第 3 作者(31) 关于加强我院知识产权管理的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 第 2 作者(32) 关于我院科技评价的若干思考, 关于我院科技评价的若干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 第 2 作者(33) 关于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于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工作的若干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6, 第 1 作者(34) Decomposition Graphs into (g, f)-factors,, Graph and Combinatorics, 2000, 第 2 作者(35) Rooted Spanning Trees in Tournaments, Graph and Combinatorics, 2000, 第 3 作者(36) On the Optimal Four-Way Switch Box Routing Structures of FPGA, Integration: the VLSI Journal, 1998, 第 1 作者(37) On the Optimal Sub-routing Structures of 4-Way FPGA Greedy Routing Architectures, Proc. ASP-DAC’98, 1998, 第 1 作者(38) 具有正交(g, f)-因子分解子图的存在性, 《中国科学》, 1997, 第 2 作者
发表著作
( 1 ) 《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现代化——关于中国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 科学出版社, 2009-06, 第 3 作者( 2 ) 《中国与美日德法英五国科技的比较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09-10, 第 1 作者( 3 ) 《国际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10-03, 第 1 作者Science andTechnology in China: A Roadmap to 2050, Strategic General Repor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cience Press Beijing and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10-05, 第 3 作者( 5 )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实践——知识创新工程评估报告(1998—2010)》, 科学出版社, 2012-05, 第 1 作者( 6 ) 《创新集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12-06, 第 1 作者( 7 ) 《世界主要国家科研机构概况》, 科学出版社, 2013-03, 第 2 作者( 8 ) 《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 科学出版社, 2013-04, 第 2 作者( 9 ) 《当代世界科技》, 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6-07, 第 3 作者( 10 ) 智库DIIS理论方法, 科学出版社, 2019-05, 第 1 作者( 11 ) 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2019, 科学出版社, 2019-05, 第 1 作者( 12 ) 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2020, 科学出版社, 2020-11, 第 1 作者DIIS Theory and Methodology in Think Tanks, Springer, 2021-08, 第 1 作者( 14 ) 《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的政策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21-09, 第 1 作者( 15 ) 《筑“基”未来:新型基础设施赋能新发展》, 科学出版社, 2021-11, 第 1 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1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有关重大问题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3-05--2016-12( 2 ) 科技体制改革评估及有关专题研究任务,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6-04--2017-05( 3 ) 山东省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咨询评估, 负责人, 地方任务, 2016-05--2018-12( 4 ) 重点领域科技发展态势与路线图战略研究,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07-08--2015-12( 5 ) 国家和部门委托的第三方评估任务等,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7-01--2017-12( 6 ) 面向全球竞争的高新产业源头技术研究,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7-01--2018-06( 7 ) 高端智库DIIS理论方法体系研究, 负责人, 研究所自选, 2017-04--2017-12( 8 ) 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6-09--2017-03( 9 ) 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的政策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7-11--2018-11( 10 ) 网信领域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专题调研,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7-10--2018-03( 11 ) 重大咨询专项,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8-01--2020-12( 12 ) 中科院军民融合战略研究,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8-03--2019-06( 13 ) 提升我国关键物资战略储备供给保障能力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0-04--2020-12( 14 ) 我国基础科学发展模式与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0-01--2020-12( 15 ) 关于我国基础和前沿技术的差距及对策研究,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9-01--2019-12( 16 ) 科技合作与区域创新发展研究,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20-01--2020-12( 17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8-08--2021-08( 18 ) 面向2035年科技资金投入与管理机制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9-09--2020-09( 19 )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1-05--2022-05( 20 )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情况评估,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0-12--2021-12( 21 ) 面向2035的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0-09--2022-03( 22 ) 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高质量发展,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0-12--2023-09
参与会议
(1)新科技革命与三元融合社会 第五届全球智库峰会 2017-05-15(2)China’s S&T Strategic Options 首届中英创新与发展论坛 2016-11-10(3)Scientific Criteria for Priority Area Selection and “One, Three and Five” strategy in CAS 中日科技政策与管理研讨会 潘教峰 2016-02-24(4)创新2050科技发展路线图 “中俄两科学院:传统与创新”国际研讨会 潘教峰 2013-10-05(5)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 中国科学家论坛 潘教峰 2012-12-25(6)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若干思考 在全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大会 潘教峰 2010-12-23(7)以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会 潘教峰 2010-04-09(8)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AS 中美高层战略论坛 潘教峰 2008-04-14(9)关于国家科学传播体系建设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测评体系与科学传播战略研究”,第307次香山会议 潘教峰 2007-08-27(10)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建设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国际研讨会 潘教峰 2006-08-28(11)关于中国科技发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学术研讨会 潘教峰 2006-07-17(12)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建设创新型国家”研讨会 潘教峰 2006-06-14(13)关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第三届中日高层科技政策研讨会 潘教峰 2006-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