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兵,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1989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96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学位。1997-2001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修斯顿人类遗传学中心做博士后研究,2001-2005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任Assistant Professor。2001年中国科学院“****”项目引进人才,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获“谈家祯生命科学创新奖”。
从事灵长类大脑演化的遗传学机制以及现代人类起源、迁徙与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国家和部门科研项目,在Science、Nature、Nature Reviews Genetics、PNAS、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Genome Research和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国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各类研究论文150多篇。在“东亚现代人的起源与迁徙”、“灵长类大脑演化的遗传学机制”与“东亚现代人群的适应性进化”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5项。
电子邮件:sub@mail.kiz.ac.cn
联系电话:0871-65120202
手机号码:
通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比较基因组实验室
邮政编码:650223
研究领域
1、灵长类比较基因组与人类起源的遗传机制
人类区别于非人灵长类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人类发达的大脑。大脑容量急剧增加和认知能力的巨大飞跃是人类起源的关键所在。然而,导致人类这一根本性变化的遗传学机制尚不清楚。宿兵研究员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灵长类大脑功能演化的基因组与遗传学基础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与功能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系统研究在灵长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基因、基因家族和染色体区域在基因序列、选择性剪接、非编码RNA表达调控、基因表达谱、DNA甲基化谱等不同层次的变异模式,建立基因结构、基因表达与调控、表观遗传修饰等不同层次的分子进化模式同灵长类大脑功能演化的关系,确定在灵长类大脑功能演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和基因家族,尤其是在人类起源中对人类智力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和基因家族,从而揭示灵长类大脑功能演化的基因组与遗传学基础。
2、东亚现代人的起源、迁徙与适应性进化
灵长类大脑功能演化与人类的起源与迁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人类从非洲起源以后在向其它地区扩散的过程中仍然发生着对温度、太阳紫外线辐射、高原缺氧等环境因素以及食物结构改变、疾病等各种因素的适应性进化。东亚地区幅员辽阔、人口密集、南北纬度跨度大,是研究人类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最重要的地区之一。(1)通过系统分析人类mtDNA和Y-染色体DNA、以及化石和遗骸古DNA的遗传变异在东亚地区人群中的分布模式,探索东亚现代人起源的方式,重建其史前迁徙的路线,了解人类群体遗传结构的历史变迁及其与人群文化和语言分化的关系。(2)通过系统分析诸如温度、太阳紫外线辐射、高原缺氧等环境因素指标与人群基因组变异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人群在史前迁徙过程中对环境、饮食等各类因素的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学机制,为癌症等人类重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071022-基因组学
071023-计算生物学
招生方向
人类遗传学
教育背景
1991.9-1996.7:博士,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导师:施立明院士)
学历
博士研究生
学位
理学博士
出国学习工作
1994.8-1995.2:访问学生,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系
1997.9-2000.2:博士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修斯顿人类遗传学中心
2000.3-2001.5:Research Fellow,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修斯顿人类遗传学中心
2001.5-2005.8:Assistant Professor,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
工作经历
1994.8-1995.2:访问学生,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系
1996.8-1997.8: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1997.9-2000.2:博士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修斯顿人类遗传学中心
2000.3-2001.5:Research Fellow,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修斯顿人类遗传学中心
2001.5-2005.8:Assistant Professor,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
2001.9-至今: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997: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第三完成人) 中国特有珍稀动物类群的细胞和分子进化
2002: 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第三完成人) 滇金丝猴生物学研究
2003: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三完成人) 东亚人群的起源和史前迁徙研究;
2005: 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第三完成人) 中国少数民族DNA库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2007: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第二完成人) Y染色体多态性与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和遗传结构的研究
2007 :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第三完成人) 基于少数民族DNA库的疾病基因及人群起源的分子遗传研究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李易 博士研究生 071002-动物学
王银秋 博士研究生 071002-动物学
徐怀亮 博士研究生 071002-动物学
廖承红 博士研究生 071002-动物学
石宏 博士研究生 071002-动物学
刘颖 硕士研究生 071009-细胞生物学
罗虹 硕士研究生 071009-细胞生物学
杨苏 硕士研究生 071009-细胞生物学
禹晓晶 博士研究生 071002-动物学
杨若林 博士研究生 071002-动物学
卢志祥 博士研究生 071002-动物学
吴海辉 博士研究生 071002-动物学
张锐 博士研究生 071002-动物学
罗雄剑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韩冷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王金凯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黄琳 硕士研究生 071009-细胞生物学
孙正华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彭应梅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牛傲蕾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曹向宇 硕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石磊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张雁峰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彭忆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王毅 硕士研究生 430139-生物工程
李明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杨立新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张晓明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杨召辉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杨德英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张煦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向坤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何一博 硕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虎恩志 硕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林强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黄俊 硕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李敏 硕士研究生 085238-生物工程
杨晏冬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刘杰伟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周亚楠 硕士研究生 085238-生物工程
罗鑫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胡艳 硕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姜瑾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和耀喜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胡庭 硕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现指导学生
曾雪芮 硕士研究生 085238-生物工程
袁佳妙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郑王山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张凤云 硕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王永琴 硕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郭永博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孟晓宇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吴海旭 硕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张悦 硕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岳天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周斌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