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邮件: zxwang@iphy.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中关村南三街8号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100190
部门/实验室:清洁能源实验室
研究领域
二次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氧气电池等)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预测、材料合成与表征、电子离子在电池材料中的输运,电极材料与电解质的相互作用、材料内部及表面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的表征。
招生信息
2018年计划招收3名研究生(硕博连读或博士)。考生专业可以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或物理学各专业。
招生专业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教育背景
学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89年9月--1992年6月 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95年9月--1998年6月 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98年6月 理学博士学位
出国学习工作
1998年6月-1998年9月
日本三重(Mie)大学工学院材料化学系博士后 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
1998年10月-1999年6月
英国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化学学院博士后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999年7月-2000年7月
美国University of Michigan机械工程系博士后 二次电池材料与电池设计
2007年9月-2007年11月
受Gledden Scholarship资助,在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做高级访问学者
2016年1月 -2016年5月
美国Massachus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2年7月-1995年8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金刚石薄膜生长、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与热解碳负极材料
2000年7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新能源材料研究。2000年9月评为副研究员,2005年6月评为研究员,2006年3月评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中国化学学会优秀论文奖(1997).
2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1998)
3 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ISI)经典引文奖(2000).
4 中国硅酸盐学会优秀论文奖(2001、2005、2007)
5 中国化学学会优秀论文奖(2001)
出版信息
与他人合作,出版英文专著2部,中文专著5部(含工具书1部)
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190余篇。
发表论文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澳大利亚 西澳大利亚大学机械系刘亦农教授、杨虹博士
澳大利亚 伍伦贡大学 超导与电子材料研究所 窦世学院士、王佳兆教授
澳大利亚 昆士兰大学 ARC 逯高清(Max Lu)教授、王连周教授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郭现伟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房向鹏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王雪锋 硕士研究生 430105-材料工程
李帅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毛亚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花春秀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申兰耀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马君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冯欣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沈恋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高玉瑞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王雪锋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田娜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现指导学生
郝帅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管赵如鑫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田萌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焦君宇 硕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毕杰鹏 硕士研究生 085204-材料工程
韩淼 硕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李叶晶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范丽娟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杨高靖 硕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