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邮件: lch@qdio.ac.cn
通信地址: 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
邮政编码:
研究领域
海洋观测技术
招生信息
招生方向
教育背景
2001-09--2004-0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
1997-09--2001-0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本科学习,学士学位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2023.05-至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观测网络管理中心,副主任(正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东海浮标观测站,站长,
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网络科学数据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网络科学委员会,秘书长。
2018.05-2023.0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观测网络管理中心,副主任(正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东海浮标观测站,站长,
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网络科学数据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网络科学委员会,秘书长;
2019.04 聘为正高级工程师(四级)。
2013.08-2018.0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与管理中心, 办公室主任
(正处)。
中国科学院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站长;
中国科学院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站长;
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网络科学数据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网络科学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
2012.05-2013.0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与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副处)。
中国科学院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站长;
中国科学院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站长;
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网络科学数据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网络科学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
期间,2012.10-2023.12,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仪器设备大型区域中心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2008.04-2012.0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能力建设办公室,中国近海观测网络建设管理、运维工作,副主任;
期间2008.05-2012.05,负责组织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职工团委工作,兼任职工团支部书记;
2010.12 聘为高级工程师。
2007.07-2008.0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能力建设办公室,中国近海观测网络建设工作,骨干人员。工作简历
出版信息
[1] 刘长华,王春晓,贾思洋等. 2023,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东海站观测数据图集X,北京: 海洋出版社.
[2] 刘长华,王旭,王春晓等. 2023,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东海站观测数据图集IX,北京: 海洋出版社.
[3] 刘长华, 王春晓,王旭,贾思洋,王彦俊. 2022,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东海站观测数据图III-IV,北京: 海洋出版社.
[4] 刘长华,贾思洋,王春晓. 2021,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东海站观测数据图V,北京: 海洋出版社.
[5] 刘长华,王旭,贾思洋. 2020,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东海站观测数据图VII,北京: 海洋出版社.
[6] 刘长华,王春晓,贾思洋. 2020,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东海站观测数据图VI,北京: 海洋出版社.
[7] 刘长华,王春晓,王彦俊. 2019,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东海站专题数据图集——台风Ⅰ,北京: 海洋出版社.
[8] 刘长华,李一凡. 2019,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东海站观测数据图集Ⅷ,北京: 海洋出版社.
[9] 刘长华,冯立强. 2018,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东海站观测数据集Ⅱ,北京: 海洋出版社.
[10] 刘长华,王彦俊. 2017,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东海站观测数据集(2009.06-2010.12),北京: 海洋出版社.科研活动
1. 在海洋观测组网方面,高质量完成用于海洋科学研究的近海观测网络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两个海上野外台站的建设,建立了我国面向科研的海洋定点观测野外台站典范;截止2023年11月底,拥有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综合观测浮标系统23套,稳定运行近16年,获取总数据量达到15亿组、20T,是迄今为止,我国持续长期稳定运行、服务于海洋基础研究、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国内关键海洋台站。
2. 在海洋观测技术方面,通过积累锚定式浮标的管理和运维经验,首先在锚定式大型浮标上开展水质要素的水体剖面观测技术研究,依托直径10米的大型锚定式浮标进行自容式传感器延时观测和自由伸缩式实时观测的技术创新,完成了我国乃至国际上第一套自由伸缩式剖面观测浮标和直径15米的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的研制和建造,并成功用于我国近海剖面水体观测数据的获取,成为新一代、智能型锚系式观测浮标系统的“领军者”。
3. 在观测数据应用研究方面,对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和东海站的长期观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按照月-年际周期绘制中国近海气象、水文和水质等主要观测要素的特征曲线,并汇编成图集,至今已经正式出版9部。整理分析了2010—2018年期间,14套浮标先后获取的28个台风过境实时观测数据,对极大风速和风向、最低气压、最大波高进行极值统计,绘制特征曲线,形成台风专题图集并正式出版,这是国内首部台风长期实测数据图集,对于台风形成和发展机理、台风与海洋相互作用、台风灾害影响的深入研究以及优化台风预报模型、提高台风预报预警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内,该项工作对于海洋观测数据的开放共享起到了积极地推动和示范作用,得到广泛好评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