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张晓军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电子邮件: xjzhang@qdio.ac.cn
通信地址: 青岛市南海路7号
邮政编码: 266071
电子邮件: xjzhang@qdio.ac.cn
通信地址: 青岛市南海路7号
邮政编码: 266071
研究领域
海洋生物基因组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070703-海洋生物学
招生方向
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组学,甲壳动物遗传学
繁殖、发育与调控技术
海洋生物工程
繁殖、发育与调控技术
海洋生物工程
教育背景
1996-08--2001-0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博士
1990-08--1994-07 青岛海洋大学 理学学士
1990-08--1994-07 青岛海洋大学 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2-12~现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员
2006-06~2008-10,美国Texas A&M大学, 访问学者,博士后
2001-07~2012-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94-07~1996-07,沈阳第一制药厂, 助理工程师
2006-06~2008-10,美国Texas A&M大学, 访问学者,博士后
2001-07~2012-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94-07~1996-07,沈阳第一制药厂, 助理工程师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青岛市拔尖人才, 特等奖, 市地级, 2023
(2) 对虾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 一等奖, 省级, 2022
(3) 对虾先天免疫体系的分子机制解析, 二等奖, 省级, 2019
(4) 对虾遗传育种技术创新及产业转化, 一等奖, 专项, 2019
(5) 对虾免疫防御体系的系统解析及应用途径研究, 二等奖, 部委级, 2019
(2) 对虾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 一等奖, 省级, 2022
(3) 对虾先天免疫体系的分子机制解析, 二等奖, 省级, 2019
(4) 对虾遗传育种技术创新及产业转化, 一等奖, 专项, 2019
(5) 对虾免疫防御体系的系统解析及应用途径研究, 二等奖, 部委级, 2019
专利成果
( 1 ) 两个对虾生长相关基因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发明专利, 2020,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11926020A
( 2 ) 一组对虾生长相关SNP标记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发明专利, 2020,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11876493A
( 3 ) 脊尾白虾复眼发育调控基因与引导RNA和获取及应用, 发明专利, 202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11849997A
( 4 ) 一种生长相关的分子标记在凡纳滨对虾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发明专利, 2019,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10129455A
( 5 ) 一种生长相关的分子标记在凡纳滨对虾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发明专利, 2022, 第 4 作者, 专利号: ZL201910402931.7
( 6 ) 一种用于凡纳滨对虾分子育种的高通量SNP分型方法, 2022,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9706231B
( 7 ) 一种与凡纳滨对虾体重性状显著相关的SNP标记和应用, 发明专利, 2019,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9971865A
( 8 ) 一种用于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分子鉴定的方法, 发明专利, 2019, 第 6 作者, 专利号: CN109943642A
( 9 ) 一种用于凡纳滨对虾分子育种的高通量SNP分型方法, 发明专利, 2019,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9706231A
( 10 ) 一种与对虾对WSSV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专利授权, 2016,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05821155A
( 11 ) 一种凡纳滨对虾nLvALF1基因的抗WSSV候选分子标记在对虾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发明专利, 2016,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06011252A
( 12 ) 一种来源于凡纳滨对虾抗脂多糖因子基因(nLvALF6)的抗WSSV候选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发明专利, 2016,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05969870A
( 13 ) 一种凡纳滨对虾抗性相关的多组合分子标记和应用, 专利授权, 2016,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6048016A
( 14 ) 一种用于凡纳滨对虾种质鉴定的分子标记组合及其应用, 专利授权, 2016,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05861729A
( 15 ) 一种用于凡纳滨对虾遗传性别鉴定的DNA探针序列及获取方法, 发明专利, 2015,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4789690A
( 16 ) 一种基于一步PCR技术进行凡纳滨对虾遗传性别鉴定的方法, 发明专利, 2015,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4789691A
( 17 )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技术进行对虾性别鉴定的方法, 发明专利, 2015,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4789693A
( 18 ) 进行凡纳滨对虾家系鉴定的多重微卫星鉴定体系及应用, 发明专利, 2013,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3468796A
( 19 ) 一种累代选育对虾新品种的鉴定方法, 发明专利, 2013,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2888459A
( 20 ) 一种检测荧光原位杂交质量控制的方法, 发明专利, 2012,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102433398A
( 21 ) 一种凡纳滨对虾热休克蛋白基因启动子, 发明专利, 2012,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2757964A
( 22 ) 一种栉孔扇贝热休克蛋白基因启动子, 发明专利, 2012,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2757963A
( 23 ) 一种BAC DNA指纹分析的标记方法, 发明专利, 2012,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102399856A
( 24 ) 一种制备高效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发明专利, 2007,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1050420A
( 25 ) 一种制备感受态细胞的YENB培养基的应用, 发明专利, 2009,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0485026C
( 26 ) 不同种类对虾三倍体的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2006,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763180A
( 27 ) 中国对虾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及其克隆和应用, 发明专利, 200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1740318A
( 28 ) 一种脊尾白虾遗传性别鉴定的 DNA 标记及其应用, 发明专利, 2023, 第 5 作者, 专利号: 202310392890.4
( 2 ) 一组对虾生长相关SNP标记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发明专利, 2020,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11876493A
( 3 ) 脊尾白虾复眼发育调控基因与引导RNA和获取及应用, 发明专利, 202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11849997A
( 4 ) 一种生长相关的分子标记在凡纳滨对虾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发明专利, 2019,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10129455A
( 5 ) 一种生长相关的分子标记在凡纳滨对虾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发明专利, 2022, 第 4 作者, 专利号: ZL201910402931.7
( 6 ) 一种用于凡纳滨对虾分子育种的高通量SNP分型方法, 2022,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9706231B
( 7 ) 一种与凡纳滨对虾体重性状显著相关的SNP标记和应用, 发明专利, 2019,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9971865A
( 8 ) 一种用于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分子鉴定的方法, 发明专利, 2019, 第 6 作者, 专利号: CN109943642A
( 9 ) 一种用于凡纳滨对虾分子育种的高通量SNP分型方法, 发明专利, 2019,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9706231A
( 10 ) 一种与对虾对WSSV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专利授权, 2016,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05821155A
( 11 ) 一种凡纳滨对虾nLvALF1基因的抗WSSV候选分子标记在对虾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发明专利, 2016,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06011252A
( 12 ) 一种来源于凡纳滨对虾抗脂多糖因子基因(nLvALF6)的抗WSSV候选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发明专利, 2016,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05969870A
( 13 ) 一种凡纳滨对虾抗性相关的多组合分子标记和应用, 专利授权, 2016,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6048016A
( 14 ) 一种用于凡纳滨对虾种质鉴定的分子标记组合及其应用, 专利授权, 2016,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105861729A
( 15 ) 一种用于凡纳滨对虾遗传性别鉴定的DNA探针序列及获取方法, 发明专利, 2015,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4789690A
( 16 ) 一种基于一步PCR技术进行凡纳滨对虾遗传性别鉴定的方法, 发明专利, 2015,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4789691A
( 17 )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技术进行对虾性别鉴定的方法, 发明专利, 2015,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4789693A
( 18 ) 进行凡纳滨对虾家系鉴定的多重微卫星鉴定体系及应用, 发明专利, 2013,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3468796A
( 19 ) 一种累代选育对虾新品种的鉴定方法, 发明专利, 2013,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02888459A
( 20 ) 一种检测荧光原位杂交质量控制的方法, 发明专利, 2012,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102433398A
( 21 ) 一种凡纳滨对虾热休克蛋白基因启动子, 发明专利, 2012,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2757964A
( 22 ) 一种栉孔扇贝热休克蛋白基因启动子, 发明专利, 2012,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2757963A
( 23 ) 一种BAC DNA指纹分析的标记方法, 发明专利, 2012,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102399856A
( 24 ) 一种制备高效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发明专利, 2007,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1050420A
( 25 ) 一种制备感受态细胞的YENB培养基的应用, 发明专利, 2009,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100485026C
( 26 ) 不同种类对虾三倍体的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2006,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1763180A
( 27 ) 中国对虾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及其克隆和应用, 发明专利, 200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1740318A
( 28 ) 一种脊尾白虾遗传性别鉴定的 DNA 标记及其应用, 发明专利, 2023, 第 5 作者, 专利号: 202310392890.4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1 ) 对虾基因组DNA重复序列的分析和定位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2-01--2015-12
( 2 ) 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对虾遗传选育, 参与, 国家任务, 2012-01--2015-12
( 3 ) 通过比较转录组学和适应性进化分析探索对虾的盐度适应性机制, 参与, 国家任务, 2016-01--2018-12
( 4 ) 对虾病害防控研究-安全养殖, 参与, 国家任务, 2016-03--2019-06
( 5 ) 海水养殖动物主要病毒性疫病爆发机理与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 参与, 国家任务, 2012-01--2016-12
( 6 ) 近海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生产模式构建, 参与, 国家任务, 2015-08--2017-12
( 7 ) 20E早期应答基因及其在对虾生长中的调控机理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7-01--2020-12
( 8 ) 虾蟹类生长与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8-12--2022-12
( 9 ) 对虾类胰岛素多肽及其对生长和蜕皮的调控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0-01--2023-12
( 10 ) 对虾功能基因开发与利用,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2-01--2014-12
( 11 ) 南美白对虾生产性状形成及调控网络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2-12--2027-11
( 12 ) 胰岛素样多肽和甲壳动物高血糖激素对凡纳滨对虾糖代谢的协同调控作用,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3-01--2026-12
( 2 ) 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对虾遗传选育, 参与, 国家任务, 2012-01--2015-12
( 3 ) 通过比较转录组学和适应性进化分析探索对虾的盐度适应性机制, 参与, 国家任务, 2016-01--2018-12
( 4 ) 对虾病害防控研究-安全养殖, 参与, 国家任务, 2016-03--2019-06
( 5 ) 海水养殖动物主要病毒性疫病爆发机理与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 参与, 国家任务, 2012-01--2016-12
( 6 ) 近海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生产模式构建, 参与, 国家任务, 2015-08--2017-12
( 7 ) 20E早期应答基因及其在对虾生长中的调控机理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7-01--2020-12
( 8 ) 虾蟹类生长与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8-12--2022-12
( 9 ) 对虾类胰岛素多肽及其对生长和蜕皮的调控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0-01--2023-12
( 10 ) 对虾功能基因开发与利用,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2-01--2014-12
( 11 ) 南美白对虾生产性状形成及调控网络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2-12--2027-11
( 12 ) 胰岛素样多肽和甲壳动物高血糖激素对凡纳滨对虾糖代谢的协同调控作用,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3-01--2026-12
参与会议
(1)对虾基因组及对虾神经系统的一些分子特征解析 甲壳动物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 2019-11-09
(2)A genomic view of the escape response of penaeid shrimp 2019国际海洋基因组会议 2019-09-21
(3)对虾基 因组结构特征与分析 第五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 2018-11-08
(4)The sea cucumber genom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and visceral regeneration 第三届生物多样性与健康大数据大会 2018-10-12
(5)Complex Genome Sequencing of the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11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 2016-08-28
(6)Construction of a high-density SNP genetic map for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第22届国际动植物基因组大会 Xiaojun Zhang, Yang Yu, Dongyuan Liu, Yongzhen Zhao, Jingwen Liu, Jiankai Wei, Hongkun Zheng, Xiaohan Chen, Fuhua Li, Jianhai Xiang 2014-01-11
(7)A BAC-Based Physical Map of Zhikong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Jones et Preston) 第19届国际动植物基因组大会 Xiaojun Zhang, Cui Zhao, Chao Huang, Hu Duan, Pin Huan, Chengzhang Liu, Fuhua Li, Hong-Bin Zhang, Jianhai Xiang 2011-01-15
(2)A genomic view of the escape response of penaeid shrimp 2019国际海洋基因组会议 2019-09-21
(3)对虾基 因组结构特征与分析 第五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 2018-11-08
(4)The sea cucumber genom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and visceral regeneration 第三届生物多样性与健康大数据大会 2018-10-12
(5)Complex Genome Sequencing of the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11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 2016-08-28
(6)Construction of a high-density SNP genetic map for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第22届国际动植物基因组大会 Xiaojun Zhang, Yang Yu, Dongyuan Liu, Yongzhen Zhao, Jingwen Liu, Jiankai Wei, Hongkun Zheng, Xiaohan Chen, Fuhua Li, Jianhai Xiang 2014-01-11
(7)A BAC-Based Physical Map of Zhikong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Jones et Preston) 第19届国际动植物基因组大会 Xiaojun Zhang, Cui Zhao, Chao Huang, Hu Duan, Pin Huan, Chengzhang Liu, Fuhua Li, Hong-Bin Zhang, Jianhai Xiang 2011-01-15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孙晓晴 硕士研究生 085238-生物工程
杜江丽 硕士研究生 085238-生物工程
现指导学生
逄颖 硕士研究生 085238-生物工程
苏曼文 硕士研究生 085238-生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