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邮件: sjli@whrsm.ac.cn
通信地址: 武汉市武昌小洪山
邮政编码: 430071
个人简介
李邵军,男,1974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入选者。现任《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岩土力学》编委、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深部地下实验室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副理事长。
一直从事深部岩石工程灾变机理与防控方法研究,在隧洞围岩灾害孕育演化过程的机制与原位测试技术、多因素不确定条件下的岩石工程力学参数反演和动态设计优化方法、工程岩体灾变过程预警与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重点1项、面上3项)、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1项、十二五支撑计划专题1项,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2项,负责和参与及其它纵横向课题40余项。研究理论和技术直接应用于我国多个大型水利水电、交通和金属矿山工程,如锦屏二级、白鹤滩、龙滩、糯扎渡等水电工程、福宁高速公路、沪蓉西高速公路、三峡库区边坡、大渡河流域梯级水电站以及红透山铜矿资源开采工程,助力目前世界上埋深最大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建设,为工程建设和运行期的稳定性分析和灾害防控提供了支撑。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4、7)、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排名1、4、7、14)、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5)。主持编写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建议方法2项(准国际标准)。在本领域最著名的国内外核心期刊《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Engineering Geology》、《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论文54篇,EI收录70余篇,SCI他引400余次,SCI检索系统H指数为14,出版专著4部,获发明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5项。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2012.12-至今: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2008.01-2012.1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0.07-2007.1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7.05-2007.11:英国University of Dundee,访问学者;
2008.06-2008.09:英国University of Dundee,访问学者;
2013.12-2014.03: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高级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2017-02-07-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 副理事长
2016-09-08-今,湖北省力学学会, 理事
2016-08-02-今,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地下实验室委员会, 委员
2013-01-01-今,《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国际SCI期刊编委, 编委
2013-01-01-今,《岩土力学》EI期刊编委, 编委
科研奖励
1、高边坡动态智能优化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2013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
2、岩石力学智能反馈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4);
3、硬岩高应力灾害孕育过程的机制、预警与动态调控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排名7);
4、岩石力学智能反馈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排名4);
5、岩爆灾害孕育机制、预警与动态调控方法,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排名7);
6、大型复杂地下工程硬岩破裂过程的数值分析方法与机制研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年,(排名5);
7、复杂条件下岩体的非线性力学特性及分析方法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排名5);
专利成果
个人荣誉
1、 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度
2、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度;
3、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015年度;
4、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5年度;
5、 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年度;
6、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金奖,2012年度;
7、 第三届武汉市青年科技奖,2012年度;
8、 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2013年度;
9、 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入选者,2017年度;
10、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8年度;
11、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4年度;
参编规范
1.国土资源部行业规范:《地质灾害地面倾斜监测技术规程》,2018;
2.国际岩石力学建议方法,ISRM Suggested Method for measuring rock mass displacement using a sliding micrometer,2013;
3.国际岩石力学建议方法,ISRM Suggested Method for rock fractures observations using a borehole digital optical televiewer,2013
发表论文
出版专著
软件著作
1、 李邵军,孙钱程,冯夏庭,罗超文,三维扰动应力计算分析系统,V1.0 [简称:DSTAS],软件著作权,授权号:2015SR284810,2015年12月;
2、 江权,李邵军,鲁燕儿,复杂地层中三维洞室可视化漫游系统软件VRUC,软件著作权,授权号:2013SR08930,2013年8月;
3、 江权,李邵军,岩体非线性综合智能预测系统NIPRD(V1.0版),软件著作权,授权号:2012SR087702,2012年8月;
4、 李邵军,冯夏庭,王威,陈静,边坡监测信息可视化管理分析系统SMIVAS(V1.0版),软件著作权,授权号:2009SR051900,2009年11月;
5、 李邵军,冯夏庭,王威,岩土边坡安全性评估三维信息分析系统, V1.0 [简称:ASSEGL3D],软件著作权,授权号:2009SR07198,2008年12月;
科研活动
参与会议
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埋引水隧洞围岩-支护系统长时力学特性及安全评价与控制研究,2018.1-2021.12;
2、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600702,深部围岩长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专题,2016.07-2019.06;
3、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基于GIS和RS的不同流域和气候条件下洪涝灾害敏感性集成建模方法研究,2018.1-2020.12;
4、 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强渗透压下城市地铁隧道灾变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2017.1-2019.12;
5、 中科院武汉岩土所自主部署项目,锦屏深部地下实验室岩体力学与工程安全, 2015.1-2020.12;
6、双江口水电站高应力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反馈分析,2018.6-2020.12.
部分已完成项目
1.福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科研应用项目,福宁高速公路A3标段八尺门互通区滑坡监测研究,2001.7-2003.7,项目负责人;
2.国家973项目,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时空预测与分析评估系统研究,2003~2007,项目骨干;
3.糯扎渡水电站重大专项科研课题,糯扎渡水电工程枢纽区高边坡监测信息反馈分析与稳定性研究,2006.3~2009.3,子课题负责;
4.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委托项目,锦屏II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岩爆风险分析与防治对策措施研究,2008.1-2013.12,项目骨干;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埋长大引水隧洞和洞室群的安全与预测研究,2006.1- 2009.12,项目骨干;
6.锦屏II级水电站重大科研专项,锦屏II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岩爆风险分析与防治对策措施研究,2008.1-2011,项目骨干;
7.国家973项目,深部重大工程灾害的时空预测与动态调控理论,2010.1~2014.8,项目骨干;
8.国家973项目,深部重大工程灾害的孕育演化机制与动态调控理论, 2010~2014,项目骨干;
9.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专题,深部金属矿床开采过程围岩应力演化监测技术研究,2013.1- 2016.12,项目主持;
10.中科院创新工程重点部署项目,高强度岩爆孕育过程中硬性结构面作用机制及调控,2013-2016,课题负责人;
指导学生
现指导学生
崔洁 博士研究生 081401-岩土工程
孙钱程 博士研究生 081401-岩土工程
谭双 硕士研究生 081401-岩土工程
程远 硕士研究生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
郑民总 硕士研究生 081401-岩土工程
匡智浩 硕士研究生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