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魏小林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电子邮件: xlwei@imech.ac.cn
通信地址: 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中科院力学所
邮政编码: 100190
电子邮件: xlwei@imech.ac.cn
通信地址: 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中科院力学所
邮政编码: 100190
研究领域
火箭发动机燃烧、煤与生物质燃烧、热能高效利用
招生信息
招收硕士生、博士生
招生专业
080103-流体力学080702-热能工程080701-工程热物理
招生方向
流体力学燃烧学热能工程
教育背景
1992-09--1995-11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系 博士1989-09--1992-07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系 硕士1985-09--1989-07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系 学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5-07~现在,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07~2015-07,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7-05~2012-07,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等离子体与燃烧中心主任,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9.01起)2005-07~2005-10,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过程工程和发电厂技术研究所(IVD), Research Fellow2003-12~2005-06,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04起)2000-06~2002-07,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过程工程和发电厂技术研究所(IVD), Research Fellow1997-12~2003-12,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1995-11~1997-11,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博士后
社会兼职
2016-12-31-2021-12-30,《天然气化工》, 编委
2014-03-01-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咨询委员会, 专家
2011-09-01-今,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1-05-31-今,《力学与实践》, 编委
2009-06-29-2015-06-28,中国力学会环境与工业流体专组, 组长
2009-05-01-今,《燃烧科学与技术》, 编委
2008-09-01-今,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 专家组成员
2008-08-01-今,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 评审专家
2007-01-01-今,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分会, 委员
2014-03-01-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咨询委员会, 专家
2011-09-01-今,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1-05-31-今,《力学与实践》, 编委
2009-06-29-2015-06-28,中国力学会环境与工业流体专组, 组长
2009-05-01-今,《燃烧科学与技术》, 编委
2008-09-01-今,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 专家组成员
2008-08-01-今,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 评审专家
2007-01-01-今,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分会, 委员
教授课程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专利与奖励
2017: 入选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2019: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奖励与荣誉
(1) 中国科学院王宽诚产研人才, 一等奖, 部委级, 2016(2) 中国金属学会全国能源与热工2008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 其他, 2008(3)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奖, 二等奖, 研究所(学校), 2004(4) 德国洪堡基金奖学金, 其他, 2000(5) 首届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 , 其他, 1997(6) 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等奖, 国家级, 1996(7) 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等奖, 国家级, 1994
专利成果
[1] 姚远, 魏小林, 潘利生, 李森, 宾峰. 一种二氧化碳混合工质的循环微通道换热实验装置. CN: CN114252477A, 2022-03-29.[2] 宾峰, 魏小林. 一种高塔复合肥生产过程中尾气除氨设备. CN: CN216023969U, 2022-03-15.[3] 潘利生, 吕一帆, 郭媛, 史维秀, 魏小林. 一种CO 2 跨临界冷热耦合联供系统及调控方法. CN: CN114076423A, 2022-02-22.[4] 宾峰, 魏小林. 一种高塔复合肥生产过程中尾气除氨方法. CN: CN113975929A, 2022-01-28.[5] 魏小林, 宾峰, 康润宁, 姚远, 何浚珧, 翟英华. 一种具有蜂窝陶瓷结构的催化装置. CN: CN215138626U, 2021-12-14.[6] 潘利生, 纪雪园, 魏小林, 史维秀. 一种消除泵前汽蚀的装置. CN: CN113550937A, 2021-10-26.[7] 李博, 魏小林, 李腾, 李森. 一种转炉烟气干式余热回收除尘装置. CN: CN214361493U, 2021-10-08.[8] 宾峰, 康润宁, 魏小林, 王绍龙, 何浚珧. 一种高炉渣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 CN: CN111558373B, 2021-08-20.[9] 李博, 魏小林, 李腾, 李森. 一种转炉烟气全干式集尘余热回收装置. CN: CN213977765U, 2021-08-17.[10] 魏小林, 张乐宇, 赵京. 一种水泥回转窑富氧风铲式窑头分级燃烧装置与方法. CN: CN113203283A, 2021-08-03.[11] 潘利生, 王战中, 卢鑫海, 魏小林, 史维秀.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活塞式膨胀压缩机及应用方法、系统. CN: CN113090495A, 2021-07-09.[12] 葛逸飞, 李腾, 屈洪绿, 魏小林. 一种用于沉淀池集水槽的自动清污装置. CN: CN113070309A, 2021-07-06.[13] 潘利生, 董跃华, 史维秀, 魏小林. 一种CO 2 跨临界热力循环储电系统和方法. CN: CN113036932A, 2021-06-25.[14] 潘利生, 董跃华, 吕一帆, 魏小林, 史维秀. 一种汇分结合的小温差换热器及调控方法. CN: CN112964097A, 2021-06-15.[15] 潘利生, 董跃华, 史维秀, 魏小林. 一种接触式蒸发器及其应用系统和方法. CN: CN112814754A, 2021-05-18.[16] 潘利生, 董跃华, 魏小林, 李森, 刘冲, 郭东奇. 一种火力发电机组热水储能系统及方法. CN: CN112761745A, 2021-05-07.[17] 李腾, 张玉锋, 魏小林. 一种烟气碱金属含量在线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N: CN112710629A, 2021-04-27.[18] 魏小林, 张玉锋, 李腾. 一种可燃液体废弃物二次利用的装置和方法. CN: CN112664960A, 2021-04-16.[19] 姚远, 李森, 魏小林, 宾峰, 潘利生. 一种放散煤气自持催化燃烧显热梯级利用装置. CN: CN112484057A, 2021-03-12.[20] 姚远, 潘利生, 魏小林, 李森, 宾峰. 一种放散煤气无焰催化燃烧显热利用装置. CN: CN112460612A, 2021-03-09.[21] 李博, 魏小林, 李腾, 李森. 一种转炉烟气全干式集尘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 CN112342336A, 2021-02-09.[22] 李博, 魏小林, 李腾, 李森. 一种转炉烟气干式余热回收除尘装置及方法. CN: CN112342337A, 2021-02-09.[23] 黄俊钦, 魏小林, 张乐宇, 李森. 回转窑环向供氧高效助燃系统. CN: CN212457860U, 2021-02-02.[24] 魏小林, 魏小林, 李森, 张乐宇. 回转窑环向供氧高效助燃系统. CN: CN212457860U, 2021-02-02.[25] 潘利生, 史维秀, 魏小林, 李冰. 一种单工质海洋温差能收集发电装置及方法. CN: CN112145384A, 2020-12-29.[26] 姚远, 宾峰, 李博, 魏小林. 一种有机气体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 CN111790244A, 2020-10-20.[27] 姚远, 宾峰, 李博, 魏小林. 一种有机气体净化处理系统. CN: CN111773884A, 2020-10-16.[28] 魏小林. 一种高温固体比热的双参数确定方法. CN: CN111650240A, 2020-09-11.[29] 丁志阳, 丁孝华, 谢丰, 李延满, 赵景涛, 黄堃, 杨文, 王海龙, 梁加本, 顾芳紫, 魏小林, 赵京. 一种水泥炉窑生产的能耗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 CN: CN111639820A, 2020-09-08.[30] 丁志阳, 丁孝华, 谢丰, 李延满, 赵景涛, 黄堃, 杨文, 王海龙, 梁加本, 顾芳紫, 魏小林, 赵京. 一种水泥炉窑生产能耗预测方法及系统. CN: CN111639821A, 2020-09-08.[31] 魏小林, 康润宁, 宾峰, 李博, 姚远, 何浚珧. 一种转炉放散煤气催化与蓄热一体化及换热系统及方法. CN: CN111578298A, 2020-08-25.[32] 陈海军, 魏小林, 吴东垠. 一种采用文丘里防止回火的脉冲吹灰器. CN: CN211345365U, 2020-08-25.[33] 陈海军, 魏小林, 吴东垠. 一种文丘里预混的燃烧实验台. CN: CN211348099U, 2020-08-25.[34] 吴頔, 魏小林, 吴东垠. 一种利用文丘里引射惰性气体阻燃的锅炉爆炸吹灰器. CN: CN211345364U, 2020-08-25.[35] 陈海军, 魏小林, 吴东垠. 一种利用文丘里混合乙炔和空气的燃气脉冲吹灰器. CN: CN211316217U, 2020-08-21.[36] 魏小林, 康润宁, 宾峰, 李森, 李腾. 一种基于钙钛矿型催化剂使转炉放散煤气自持燃烧的方法. CN: CN111549198A, 2020-08-18.[37] 魏小林, 康润宁, 宾峰, 姚远, 李腾, 何浚珧, 翟英华. 等离子体流化床式自持催化燃烧转炉放散煤气装置. CN: CN210801216U, 2020-06-19.[38] 姚远, 魏小林, 李博, 李腾, 何浚珧. 一种玻璃炉窑烟气余热利用方法. CN: CN111141150A, 2020-05-12.[39] 魏小林, 魏小林, 李森. 一种水泥分解炉煤粉高效气化低氮燃烧技术装置. CN: CN210399972U, 2020-04-24.[40] 魏小林, 康润宁, 李博, 李腾, 李森, 姚远, 何浚珧. 一种用于转炉烟气超净火管低温湿法电除尘装置. CN: CN210385317U, 2020-04-24.[41] 魏小林, 张玉锋, 李腾. 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CN: CN210386934U, 2020-04-24.[42] 魏小林, 李博, 何浚珧, 姚远, 翟英华, 康润宁. 一种转炉煤气旋风除尘器. CN: CN210261849U, 2020-04-07.[43] 魏小林, 姚远, 李博, 李森, 康润宁, 何浚珧, 翟英华. 一种转炉炉气后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 CN: CN210261848U, 2020-04-07.[44] 吴頔, 魏小林, 吴东垠. 一种引射惰性气体阻燃的锅炉爆炸吹灰技术. CN: CN110906352A, 2020-03-24.[45] 陈海军, 魏小林, 吴东垠. 一种利用文丘里防止回火的脉冲吹灰装置. CN: CN110779033A, 2020-02-11.[46] 陈海军, 魏小林, 吴东垠. 一种利用文丘里预混空气和乙炔的脉冲吹灰器. CN: CN110779032A, 2020-02-11.[47] 陈海军, 魏小林, 吴东垠. 一种文丘里预混的旋流燃烧实验台. CN: CN110780024A, 2020-02-11.[48] 李腾, 姚远, 魏小林, 李博, 葛逸飞. 一种等离子熔融处理危险固废的一体化设备. CN: CN110686249A, 2020-01-14.[49] 姚远, 魏小林, 李森, 李腾, 赵京. 一种工业炉窑最优工况自适应节能运行的控制系统. CN: CN110673484A, 2020-01-10.[50] 魏小林, 何浚珧, 宾峰, 吴东垠, 李博. 一种基于水雾冷却的气脉冲吹灰装置. CN: CN209926377U, 2020-01-10.[51] 魏小林, 李博, 李腾, 李森, 何浚珧, 姚远, 康润宁. 一种转炉煤气旋风除尘器. CN: CN110438289A, 2019-11-12.[52] 魏小林, 翟英华, 姚远, 李森, 李博, 李腾, 康润宁, 何浚珧. 一种用于转炉炉气恒温控制的翅片换热器. CN: CN110411234A, 2019-11-05.[53] 魏小林, 翟英华, 姚远, 李森, 李博. 一种用于转炉炉气恒温控制的翅片换热器. CN: CN110411234A, 2019-11-05.[54] 魏小林, 魏小林, 李森. 一种水泥分解炉煤粉高效气化低氮燃烧技术装置. CN: CN110360843A, 2019-10-22.[55] 魏小林, 宾峰, 康润宁, 李腾, 姚远, 何浚珧. 转炉放散煤气自持催化燃烧蜂窝陶瓷催化剂、制备方法. CN: CN110354864A, 2019-10-22.[56] 魏小林, 康润宁, 李博, 李腾, 李森, 姚远. 一种用于转炉烟气超净火管低温湿法电除尘装置. CN: CN110339659A, 2019-10-18.[57] 魏小林, 康润宁, 宾峰, 姚远, 李腾, 李森, 何浚珧. 等离子体流化床式自持催化燃烧转炉放散煤气方法、装置. CN: CN110345499A, 2019-10-18.[58] 魏小林, 姚远, 李博, 李森, 李腾, 康润宁, 何浚珧. 一种转炉炉气后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 CN: CN110331251A, 2019-10-15.[59] 魏小林, 张玉锋, 李腾. 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 CN110280568A, 2019-09-27.[60] 李腾, 李博, 姚远, 魏小林, 唐仁忠, 张伟, 李永平, 吴之瑾, 谈震, 俞震宇, 丁杰. 一种可无线操控或自主工作的出水堰除污智能设备. CN: CN209317120U, 2019-08-30.[61] 宾峰, 何浚珧, 康润宁, 魏小林, 马盼东. 一种光谱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CN: CN110146483A, 2019-08-20.[62] 潘利生, 史维秀, 李冰, 魏小林. 一种喷流自降温装置. CN: CN109974349A, 2019-07-05.[63] 潘利生, 李冰, 史维秀, 姚远, 魏小林. 一种带喷流降温装置的冷热电联供循环方法及系统. CN: CN109974323A, 2019-07-05.[64] 潘利生, 魏小林, 李冰, 史维秀, 宾峰, 康润宁. 一种低CO浓度烟气催化燃烧及再生显热回收方法及系统. CN: CN109945665A, 2019-06-28.[65] 潘利生, 史维秀, 李冰, 魏小林. 一种自深度冷却动力循环方法及系统. CN: CN109944649A, 2019-06-28.[66] 潘利生, 姚远, 马月婧, 李腾, 李冰, 魏小林. 一种高参数超临界CO 2 流动及换热特性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 CN109855676A, 2019-06-07.[67] 宾峰, 康润宁, 何浚珧, 魏小林.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中国: CN109827924A, 2019-05-31.[68] 宾峰, 康润宁, 何浚珧, 魏小林.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CN: CN109827924A, 2019-05-31.[69] 宾峰.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 CN: CN109682771A, 2019-04-26.[70] 魏小林, 何浚珧, 宾峰, 吴东垠, 李博. 一种基于水雾冷却的气脉冲吹灰装置. CN: CN109631062A, 2019-04-16.[71] 宾峰, 康润宁, 何浚珧, 魏小林. 一种多功能气体检测装置. CN: CN109632936A, 2019-04-16.[72] 宾峰, 何浚珧, 康润宁, 魏小林. 一种转炉放散煤气自持催化燃烧与余热利用装置及方法. CN: CN109595946A, 2019-04-09.[73] 潘利生, 李冰, 魏小林. 一种碳捕集与余热回收耦合装置. CN: CN109453620A, 2019-03-12.[74] 李腾, 李博, 姚远, 魏小林, 唐仁忠, 张伟, 李永平, 吴之瑾, 谈震, 俞震宇, 丁杰. 一种可无线操控或自主工作的出水堰除污智能设备. CN: CN109331507A, 2019-02-15.[75] 魏小林, 康润宁, 何俊珧, 宾峰. 一种脱除烧结烟气中污染物的装置及方法. CN: CN109276979A, 2019-01-29.[76] 潘利生, 史维秀, 马月婧, 魏小林. 一种自储能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 CN: CN106988812B, 2019-01-04.[77] 谭厚章, 吕钊敏, 刘鹤欣, 魏小林, 潘利生. 一种水泥工业窑头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及方法. CN: CN108827004A, 2018-11-16.[78] 冯扩磊, 魏小林, 吴东垠. 一种可自动伸缩、旋转的弱爆炸吹灰器. CN: CN208026128U, 2018-10-30.[79] 蒋文卓, 魏小林, 吴东垠. 一种带有可旋转隔板的锅炉吹灰用爆炸罐. CN: CN207962686U, 2018-10-12.[80] 潘利生, 史维秀, 李利峰, 李冰, 魏小林. 一种工业烟气余热回收及除湿系统. CN: CN108413637A, 2018-08-17.[81] 冯扩磊, 魏小林, 吴东垠. 一种性能优良的弱爆炸吹灰套筒. CN: CN108398048A, 2018-08-14.[82] 潘利生, 史维秀, 李利峰, 李冰, 魏小林. 一种冷热电联供循环系统及方法. CN: CN108397936A, 2018-08-14.[83] 潘利生, 史维秀, 李利峰, 李冰, 魏小林. 一种跨临界逆循环系统及方法. CN: CN108397929A, 2018-08-14.[84] 潘利生, 李冰, 李利峰, 史维秀, 魏小林. 一种以CO 2 为工质的高温热泵系统. 中国: CN108387022A, 2018-08-10.[85] 潘利生, 李冰, 李利峰, 史维秀, 魏小林. 一种以CO 2 为工质的高温热泵系统. CN: CN108387022A, 2018-08-10.[86] 潘利生, 李利峰, 李冰, 史维秀, 魏小林. 一种天然气高效供热系统. CN: CN108386898A, 2018-08-10.[87] 魏小林, 潘利生, 刘鹏飞, 赵砣. 一种封闭式烧结矿冷却及余热回收设备. CN: CN108302944A, 2018-07-20.[88] 潘利生, 魏小林, 赵砣. 一种含内置冷却转轮的高换热效率的篦冷机. CN: CN108278902A, 2018-07-13.[89] 潘利生, 魏小林, 赵砣, 刘鹏飞. 一种烧结余热梯级取热系统. CN: CN108278903A, 2018-07-13.[90] 蒋文卓, 魏小林, 吴东垠. 一种带有可旋转隔板的吹灰爆炸罐. CN: CN108224453A, 2018-06-29.[91] 魏小林, 李森, 戎旭. 一种带有煤粉预气化室的水泥回转窑炉. CN: CN107860018A, 2018-03-30.[92] 魏小林, 李森, 戎旭. 一种水泥分解炉煤粉预气化低NO X 燃烧系统及方法. CN: CN107842849A, 2018-03-27.[93] 魏小林, 李森, 戎旭. 一种水泥分解炉煤粉预气化低NO X 燃烧系统及方法. 中国: CN107842849A, 2018-03-27.[94] 李腾, 李慧鑫, 魏小林.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离心式固体污染物高温熔融炉. CN: CN107606621A, 2018-01-19.[95] 李腾, 李慧鑫, 魏小林. 一种基于无心绞龙的等离子炬气化固体污染物的装置. CN: CN107477595A, 2017-12-15.[96] 李博, 魏小林, 吴东垠, 赵京, 杨琪, 田琦, 张为德.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阀门开度调节方法. CN: CN107166407A, 2017-09-15.[97] 潘利生, 史维秀, 魏小林, 马月婧. 一种吸收式CO 2 动力循环系统. CN: CN107165689A, 2017-09-15.[98] 李森, 孙立超, 魏小林, 葛逸飞. 水泥分解炉高温三次风煤气化再燃高效脱硝系统. CN: CN107099336A, 2017-08-29.[99] 潘利生, 史维秀, 马月婧, 魏小林. 一种超临界工质定压储能系统. CN: CN107060925A, 2017-08-18.[100] 潘利生, 史维秀, 马月婧, 魏小林. 一种自储能超临界CO 2 动力循环系统. CN: CN106988812A, 2017-07-28.[101] 李森, 葛逸飞, 魏小林, 孙立超. 一种可视化煤油跨临界雾化及燃烧实验装置. CN: CN106990134A, 2017-07-28.[102] 李博, 魏小林. 一种垃圾分离装置. CN: CN106975607A, 2017-07-25.[103] 魏小林, 潘利生, 杨欢, 李博, 李森. 一种水泥熟料生产线篦冷机内壁余热取热装置. CN: CN106839785A, 2017-06-13.[104] 魏小林, 杨欢, 李博, 潘利生. 一种水泥熟料生产线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 CN106839788A, 2017-06-13.[105] 魏小林, 潘利生, 李博, 杨欢, 李森. 一种水泥熟料生产线篦冷机余热利用系统. CN: CN106766963A, 2017-05-31.[106] 魏小林, 潘利生, 李博, 杨欢. 一种回转窑三次风管余热取热装置. CN: CN106766962A, 2017-05-31.[107] 宾峰, 魏小林, 康润宁, 李腾, 屈洪绿. 一种基于离子膜反应器的甲烷重整转化分离装置. CN: CN106744684A, 2017-05-31.[108] 宾峰, 魏小林, 康润宁, 李腾, 屈洪绿. 一种磁传动式热电偶在线测温装置. CN: CN106679839A, 2017-05-17.[109] 潘利生, 魏小林, 李博, 史维秀. 以CO 2 为主要组元新型动力循环混合工质及其系统和方法. CN: CN103937459B, 2017-03-15.[110] 宾峰, 李腾, 魏小林. 一种冶金行业中CO回收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 CN105642108A, 2016-06-08.[111] 李博, 魏小林, 李森, 李腾, 李俊超, 潘利生. 一种利用转炉蒸汽拖动转炉烟气引风机的系统. CN: CN105200184A, 2015-12-30.[112] 李博, 魏小林, 李腾.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循环工质的热力循环系统. CN: CN102518491B, 2015-10-28.[113] 潘利生, 魏小林, 李博, 李森, 李腾, 宾峰. 一种冶金渣余热回收设备及方法. CN: CN104946826A, 2015-09-30.[114] 潘利生, 魏小林, 李博, 李腾. 一种低品位热能的循环发电实验平台. CN: CN104747316A, 2015-07-01.[115] 潘利生, 魏小林, 李博, 李腾, 涂铭海. 一种设备内部的密封装置. CN: CN104696527A, 2015-06-10.[116] 潘利生, 魏小林, 李博, 李腾. 一种CO 2 实验系统液态工质充灌装置及方法. CN: CN104634016A, 2015-05-20.[117] 潘利生, 魏小林, 李博, 史维秀. 以CO 2 为主要组元新型动力循环混合工质及其系统和方法. CN: CN103937459A, 2014-07-23.[118] 魏小林, 潘利生, 彭岩, 李腾, 刘怀亮, 时小宝. 炉式冷却装置. CN: CN103868364A, 2014-06-18.[119] 潘利生, 魏小林, 史维秀, 李博. 跨临界动力循环装置及方法. CN: CN103790662A, 2014-05-14.[120] 李博, 魏小林, 李腾.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及作为循环工质的热力循环系统. CN: CN102518491A, 2012-06-27.[121] 李腾, 魏小林, 李博, 余立新. 一种可实现多种制备方法的天然气水合物合成装置. CN: CN101880561A, 2010-11-10.[122] 李森, 魏小林, 余立新, 张宇, 李腾, 李博. 一种分段高温燃烧循环流化床系统及燃烧方法. CN: CN101806451A, 2010-08-18.[123] 余立新, 魏小林, 李博, 李腾, 张宇. 远程爆燃点火装置. CN: CN100545516C, 2009-09-30.[124] 余立新, 魏小林, 李博, 李腾, 张宇, 吴承康. 等离子体裂解反应器清焦系统及方法. CN: CN101487596A, 2009-07-22.[125] 余立新, 魏小林, 李博, 李腾, 张宇. 应用于炼钢转炉煤气回收的爆炸遏制系统及方法. CN: CN101457274A, 2009-06-17.[126] 魏小林, 余立新, 陈恩鉴, 吴承康, 张春林, 李腾, 李博, 张宇. 炼钢转炉煤气干法回收及其显热发电系统. CN: CN101245400A, 2008-08-20.[127] 余立新, 魏小林, 李腾, 李博, 张宇. 火焰喷射装置. CN: CN101245915A, 2008-08-20.[128] 林烈, 盛宏至, 杨驰, 吴彬, 吴承康, 魏小林. 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的装置. CN: CN2850202Y, 2006-12-20.[129] 林烈, 盛宏至, 杨驰, 吴彬, 吴承康, 魏小林. 一种非平衡等离子体产生方法及产生装置. CN: CN1849032A, 2006-10-18.[130] 盛宏至, 魏小林, 夏原, 曹永仙, 徐永香, 王元原, 陈文武. 交流等离子体裂解废弃物装置. CN: CN2705716Y, 2005-06-22.[131] 盛宏至, 魏小林, 吴承康. 采用等离子体弧与电热复合裂解有机废物的装置和方法. CN: CN1626293A, 2005-06-15.[132] 盛宏至, 魏小林. 一种同时处理多种有机废物的等离子体多级裂解工艺和装置. CN: CN1621743A, 2005-06-01.[133] 盛宏至, 魏小林, 吴承康. 等离子体增强裂解有机废弃物的方法和等离子体炉. CN: CN1616886A, 2005-05-18.[134] 盛宏至, 魏小林, 夏原, 曹永仙, 徐永香, 王元原, 陈文武. 交流等离子体裂解废弃物成套装置. CN: CN1614308A, 2005-05-11.[135] 盛宏至, 吴承康, 魏小林. 采用等离子体电弧技术处理废物的方法及其装置. CN: CN1597155A, 2005-03-23.[136] 盛宏至, 魏小林, 吴承康. 一种等离子体弧与电热复合裂解有机废物的装置. CN: CN2665535Y, 2004-12-22.[137] 盛宏至, 吴承康, 徐永香, 魏小林. 采用等离子体电弧技术处理危险废物的装置. CN: CN2663039Y, 2004-12-15.[138] 盛宏至, 魏小林. 用于同时处理多种有机废物的一体化等离子体多级裂解炉. CN: CN2660329Y, 2004-12-01.[139] 盛宏至, 魏小林, 吴承康. 一种具有增强裂解有机废弃物的等离子体裂解炉. CN: CN2660328Y, 2004-12-01.
出版信息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1 ) 纯低温余热CO2工质发电实验平台研制,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08-07--2011-02( 2 ) 基于详细反应机理简化建模的化学流体力学计算方法,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2-01--2014-12( 3 ) 水泥炉窑的高能效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与工业示范,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6-07--2020-06( 4 ) 碳氢燃料高温高压富氧燃烧基础试验平台,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3-01--2015-12( 5 ) 先进发动机研究,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3-01--2015-12( 6 ) 低品位余热高效发电新技术与装置研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06-12--2010-06( 7 ) 高碱固体燃料燃烧中碱金属的迁移行为及其对于污染物生成的微观调控,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18-01--2022-12( 8 ) 炼钢转炉煤气高效清洁燃烧节能新技术, 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计划, 2019-01--2023-06( 9 ) 高浓度氨清洁催化燃烧机理与技术研究, 负责人, 国家任务, 2022-01--2025-12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张春霞 硕士研究生 080103-流体力学
王阳 博士研究生 080103-流体力学
阳德志 硕士研究生 080103-流体力学
张良 硕士研究生 080103-流体力学
李腾 博士研究生 080103-流体力学
高佳佳 硕士研究生 080103-流体力学
覃建果 硕士研究生 080103-流体力学
张婉婧 硕士研究生 080103-流体力学
郭啸峰 博士研究生 080103-流体力学
现指导学生
李慧鑫 硕士研究生 080103-流体力学
赵京 博士研究生 080103-流体力学
张玉锋 硕士研究生 080104-工程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