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盛阳 男 研究员,博导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电子邮件: shyli@csu.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空间应用中心
邮政编码: 100094
研究领域
(1)图像/视频智能分析与理解
依托载人航天专项与各类高技术科研项目支持,面向空间站空间科学实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和地月空间、深空探测等航天航空图像/视频数据应用与研究需求,开展基于AI的多源图像智能融合与信息提取、图像/视频处理、分析与理解等研究,深入探索分类、目标检测、跟踪、语义/实例/全景分割、融合、检索等方面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应用。
(2)科学大数据技术
面向载人航天各次任务获取的空间科学实验数据、空间地球科学数据、空间天文数据及工程遥测数据等大数据及行业大数据,在“大数据”科学研究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依托载人航天专项和各类横/纵向科研项目支持,重点开展大数据系统工程技术、数据建模与可视分析、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等研究工作,取得相交叉、跨领域的更高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与应用产出。
(3)航天地面应用系统技术
航天地面应用系统负责接收、处理、存档、管理、分发共享航天器获取的各类科学实验与探测数据,为科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各类型各级别的数据产品支持,是承天启地的重要环节。围绕载人航天各次应用任务开展地面应用系统技术相关研究,重点开展地面系统先进架构技术、数据密集型并行处理技术、高效数据组织与管理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智能化云服务技术、数据精准化服务技术等多方面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为载人航天应用任务提供有力的地面技术支持,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产出;面向空间站应用任务、深空探测任务的地面支持需求及相关高技术科研项目需求,开展先进地面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及前瞻性研究工作。
招生信息
拟招收2021年9月入学的免推博士研究生,欢迎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软件与理论、电子与通信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等相关专业的同学关注,请感兴趣的同学及时联系;
招生专业与方向: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3 空间应用信息处理技术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4空间信息网络与处理技术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 3空间应用信息处理技术
085211计算机技术 4空间信息网络与处理技术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详见:
http://www.csu.cas.cn/yjsjy2/jygk/
招生专业
教授课程
奖励与专利
奖励信息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空间科学数据管理平台项目,课题负责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2016-01--2017-12
(2)基于智能决策的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融合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重点实验室项目,2015-11--2016-11
(3)面向海量空间观测数据的典型目标识别与检索,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培育项目,2015-08--2016-08
(4)空间科学数据组织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2014-05--2016-05
(5)载人航天专项标准项目,课题负责人,专项级,2014-02--2015-03
(6)载人航天××任务空间应用推广服务平台,课题负责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2013-03--2014-12
竞赛与学术会议情况
1. 主办、参与及评议竞赛情况
2016年6月-10月,指导团队凭借在“环境质量大数据地理可视化平台”方面创新优势,从904支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2016年天池公益云图数据可视化创新大赛银奖;
2018年8月,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和“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主办的2018年‘眼神杯’遥感影像稀疏表征与智能处理算法大赛”一等奖;
2018年10月-12月,策划组织并承办由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主办的“探寻地球密码”天宫数据利用青年创新大赛,划分为创新应用类和创意探索类两个赛道,全国418支队伍参赛;
2019年6月-9月,承办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主办的“遥感图像稀疏表征与智能分析竞赛”,来自国内外2191支队伍参赛,负责设计研发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竞赛平台,负责完成了第五赛题卫星视频目标追踪的全部工作;
2020年8月-11月,指导研究生获得商汤科技主办的AI瞰世界·2020人工智能遥感解译大赛” —地物分类赛题冠军;
2020年12月,应邀作为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参与深圳市政府主办的“2020年全国人工智能大赛”AI+遥感影像赛道的评议;
2. 组织学术会议情况
2018年10月,参与策划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主办的“第四届高光谱成像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高光谱定标技术和数据处理分论坛;
2018年12月,策划承办了由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主办的“天宫二号地球观测用户大会”;
2019年11月,参与策划举办了国内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PRCV2019“遥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题分论坛;
2020年10月,策划主持了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五届高光谱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光谱图像智能分析与理解”分论坛;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焦鹏 硕士研究生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韩洁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杨松 硕士研究生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刘贵阳 硕士研究生 085211-计算机技术
韩鸣飞 硕士研究生 085211-计算机技术
轩诗宇 硕士研究生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
现指导学生
邵亚东 博士研究生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赵子飞 博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赵曼淇 博士研究生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寇珑璇 博士研究生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陆君洁 硕士研究生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
郭威龙 硕士研究生 085211-计算机技术
刘云飞 博士研究生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熊雄 硕士研究生 085400-电子信息
杨简 硕士研究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龚帅 硕士研究生 085211-计算机技术
熊绍潘 硕士研究生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周壮 博士研究生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工作经历
社会兼职
2021-01-01-今,《遥感学报》, 编委
2019-12-12-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软件专家组, 成员
2019-11-06-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9-09-27-今,中国图象图形学会遥感图像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5-01-01-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