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郭璐 女 教授 博导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邮件: luguo@ucas.ac.cn
通信地址: 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邮政编码: 100049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原子核理论和量子多体理论方法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为:
1. 超重元素的结构与合成;
2. 新元(核)素的合成与低能重离子碰撞;
3. 量子多体理论与计算方法。
招生信息
招收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招生专业
070201-理论物理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招生方向
原子核物理理论
教育背景
2002-04--2005-03 日本茨城大学数理学院 博士
1998-09--2000-10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博士
1998-09--2000-10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博士
工作简历
2005.07---2007.10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洪堡学者
2007.10---2010.03 日本东京大学物理学院 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2010.04---2012.03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研究科学家
2011.04---至今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教授
教授课程
复变函数
物理学中的群论
计算物理
群论
高等数学物理方法
物理学中的群论
计算物理
群论
高等数学物理方法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1 ) 超重元素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 主持, 市地级, 2011-05--2013-04
( 2 ) 中低能重离子反应机制的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5-12
( 3 ) 奇特原子核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4-01--2015-12
( 4 ) 低能重离子碰撞中张量力效应的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19-12
( 5 ) 低能重离子碰撞中熔合动力学研究, 主持, 市地级, 2016-11--2018-10
( 6 ) 多核子转移反应理论, 主持, 部委级, 2020-01--2024-12
( 7 ) 利用多核子转移反应产生重区和超重区新核素的理论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20-01--2023-12
( 8 ) 原子核质量与寿命—揭示快速中子俘获过程之谜, 参与, 国家级, 2017-04--2019-12
( 2 ) 中低能重离子反应机制的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5-12
( 3 ) 奇特原子核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4-01--2015-12
( 4 ) 低能重离子碰撞中张量力效应的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19-12
( 5 ) 低能重离子碰撞中熔合动力学研究, 主持, 市地级, 2016-11--2018-10
( 6 ) 多核子转移反应理论, 主持, 部委级, 2020-01--2024-12
( 7 ) 利用多核子转移反应产生重区和超重区新核素的理论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20-01--2023-12
( 8 ) 原子核质量与寿命—揭示快速中子俘获过程之谜, 参与, 国家级, 2017-04--2019-12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李国樑 硕士研究生 085226-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石龙 硕士研究生 085226-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余冲 硕士研究生 070201-理论物理
李潇宇 硕士研究生 070201-理论物理
吴振基 博士研究生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现指导学生
黄云 博士研究生 070201-理论物理
李良 博士研究生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李胜超 博士研究生 070201-理论物理
博士后
2020---2023 孙向向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
2023---至今 吴振基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博士毕业
2023---至今 邓祥泉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