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邮件: zhuhuilong@ime.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邮政编码: 100029
研究领域
教育背景
学历
北京师范大学 理论物理研究生
学位
北京师范大学 理论物理博士
工作经历
2009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位于北京。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十室)首席科学家;
2000年-2009年:IBM半导体研究和开发中心(SRDC), 位于纽约的Hopewell Junction。提出了多项提高芯片性能的核心技术方案,其中包括双应力薄膜(Dual Stress Liner)、应力近临技术(stress proximity technique)、减薄栅极的应变MOSFET等 。较系统地研究了锗和锑在SixGe1-x体系中的扩散现象,提出了新的数学模型及解析解法,并第一次给出了精确描述锗和锑在SixGe1-x体系中扩散系数的公式;
1998年-2000年:英特尔(Intel),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Santa Clara。研究和开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芯片制造工艺的建模与仿真软件。开发模拟芯片制造工艺(CMOS, 半导体存储器, 离子注入, 掺杂扩散,的软件,并用于模拟CMOS器件的生产制造过程。指导公司与大学之间的研究合作工作。
1996年-1998年:数字设备公司(DEC), 位于马萨诸塞州的Hudson。研究和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芯片制造工艺的模型与仿真。设计实验并用于校准硼和磷的扩散模型;并应用这些模型来模拟亚微米CMOS器件的制造过程;参与器件的工艺设计。指导公司与大学之间的研究计划。
1992年-1996年: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UIUC)材料研究实验室(MRL),位于伊利诺伊州的Urbana-Champaign 。用分子动力学研究纳米粒子烧结过程的先驱之一;第一次发现了纳米粒子超快速烧结(几十微微秒)的现象并给出了理论解释。据不完全统计,此项工作他引达139次。
1990年-1992年: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材料科学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Argonne 。用分子动力学研究离子注入,原子混合,和原子扩散现象。
1988年-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北京。从事原子扩散,离子注入表面该性和核反应堆辐射损伤的理论物理研究。
专利与奖励
- 中组部“****”入选者;
- IBM全公司2007年度4名引领发明家(Leading Inventor)之一;
- IBM半导体研究和开发中心2008年度的发明大师(Master Inventor);
- 2项专利获IBM杰出专利奖;
- 获得IBM公司发明成就奖51次.。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1) H. Zhu et al, “Improving Yields of High Performance 65 nm Chips with Sputtering Top Surface of Dual Stress Liner,” VLSI 2007, pp180-181
2) H. Zhu et al, “On the Control of Short Channel Effect for MOSFETs with Reverse Halo Implantation”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 vol. 28, no. 2, pp168-170, 2007。
3)H. Zhu, “Modeling of Impurity Diffusion with Vacancy-Mechanism in Diamond Lattice and Si1-xGex,”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Proceedings Volume 2004-07, pp. 923-934
4) H. Zhu et al, “STRUCTURE AND METHOD TO ENHANCE STRESS IN A CHANNEL OF CMOS DEVICES USING A THIN GATE”, US Patent application number: US20060160317A1
5) H. Zhu et al,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lanar SOI substrate with multiple orientations”, US Patent number: US7094634.
6) H.S. Yang and H. Zhu,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e Strained Effect in a Transistor Channel,” US Patents: US7118999 and US7462915
7) K. Lee and H. Zhu, “Method for slowing down dopant-enhanced diffusion in substrates and devices fabricated therefrom,” US Patent: US7163867
8) B. Doris et al, “Structure and method to enhance both nFET and pFET performance using different kinds of stressed layers” US Patent Application: US20050093030A1
9) H. Zhu and R. S. Averback, "Sintering processes of two nanoparticles: a study by molecular-dynamics simulations," Phil. Mag. Lett. 73, no.1, (1996): 27-33.
10) H. Zhu et al, “Molecular-Dynamics Simulations of a 10-keV Cascade in Beta-NiAl,”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71 735-758, 1995
科研活动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于伟泽 硕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吴彬能 硕士研究生 430109-电子与通信工程
肖卫平 硕士研究生 430110-集成电路工程
吴昊 博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聂鹏飞 硕士研究生 430109-电子与通信工程
贾昆鹏 硕士研究生 430110-集成电路工程
许淼 博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赵恒亮 硕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魏星 博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贾昆鹏 博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万光星 博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李俊锋 硕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现指导学生
尹晓艮 博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刘勇波 博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李晨 博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黄伟兴 硕士研究生 085209-集成电路工程
肖忠睿 博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谢璐 博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李洋洋 博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李鑫昊 硕士研究生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马师帅 硕士研究生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