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周建中 男 硕导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电子邮件: jzzhou@casipm.ac.cn
通信地址: 中关村北一条15号 中科院政策所
邮政编码: 100190
电子邮件: jzzhou@casipm.ac.cn
通信地址: 中关村北一条15号 中科院政策所
邮政编码: 100190
研究领域
科技人才政策,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120121-创新管理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招生方向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科技评价与管理
教育背景
1998-09--2003-06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博士学位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工作经历
2003年7月--2015年12月,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2016年至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工作简历
2003-07~现在,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社会兼职
2016-11-13-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技人力资源专委会, 副主任
教授课程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科技管理研究. 2024,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2] 科技促进发展. 2024, 第 5 作者[3] 科技促进发展. 2024, 第 5 作者[4] 科技管理研究. 2024,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5] 刘帅奇, 孙冰梅, 袁磊, 万宏, 周建中, 孙德强. 企业型软科学研究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科技促进发展[J]. 2024, 第 5 作者20(5): 402-412,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00002GCKLJ787JP0MHDO4JP1MNR.[6] 刘杨, 刘诗敏, 有书涵, 周建中. 科技智库人才队伍特征定量分析——基于1,606条科技智库人才履历信息. 智库理论与实践[J]. 2024, 第 4 作者9(6): 60-7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13669412.[7] 刘杨, 周建中. 关于科普奖励国际比较的定量研究. 科学与社会[J]. 2023, 第 2 作者13(4): 83-96,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11224080.[8] 闫昊, 赵兰香, 周建中. 导师身份与杰出科技人才成长:一项事件史研究. 科学学研究[J]. 2023, 第 3 作者41(7): 1247-1258,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10871414.[9] 管开轩, 余江, 陈凤, 韩雁.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下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痛点”与对策. 中国科学院院刊[J]. 2023, 38(2): 324-332,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9007851.[10] 徐芳, 晋新新, 刘杨, 周建中. 我国科技人才评价的问题与建议 ——基于内部绩效管理与外部人才选拔的维度.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J]. 2023, 第 4 作者 通讯作者 44(11): 1-10, [11] 张思光, 向小薇, 周建中. 关于实施大科普战略的法治保障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刊[J]. 2023, 第 3 作者38(5): 748-75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9755480.[12] 刘诗敏, 周建中. 我国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建议--基于MIPS逻辑层次法视角. 中国科技人才[J]. 2023, 第 2 作者52-6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9208977.[13] 周建中, 向小薇. 加强科学教育 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根基. 科技中国[J]. 2023, 第 1 作者17-2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9847422.[14] 张思光, 周建中, 肖尤丹. 新时代科学共同体的科普责任——基于科普法治的视角. 科普研究[J]. 2022, 第 2 作者17(2): 29-38,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7484193.[15] 向小薇, 周建中. 科教融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问题与建议. 中国教育学刊[J]. 2022,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16] 周建中. 加强科学教育 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科技人才[J]. 2022, 第 1 作者13-15,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8965966.[17] 高松, 周建中.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学与社会[J]. 2022, 第 2 作者12(1): 12-1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6860712.[18] 刘杨, 周建中. 美国 STEM 教育保障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科技人才[J]. 2022, 第 2 作者 通讯作者 [19] 周建中, 徐芳. 打造新时期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与环境. 中国科技人才[J]. 2021, 第 1 作者1-7,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4626670.[20] 闫昊, 赵延东, 周建中. 导师身份对科研人员职业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科研管理[J]. 2021, 第 3 作者42(5): 191-199, https://www.kygl.net.cn/CN/abstract/abstract22432.shtml.[21] 周建中, 刘杨, 刘春杰. 我国智库人才队伍特征的定量分析与研究. 科技促进发展[J]. 2021, 第 1 作者17(6): 1074-1082, http://www.chinastd.net/kjcjfz/article/abstract/20201204003?st=article_issue.[22] 张思光, 初玉, 周建中, 石彪. 关于加强重大科技热点事件应急科普的建议. 科技导报[J]. 2021, 第 3 作者39(24): 16-21, http://bjvip.las.ac.cn/qk/90455X/202124/7106384099.html.[23] 袁梦飞, 周建中. 关于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科普研究[J]. 2021, 第 2 作者16(6): 18-24+112, http://bjvip.las.ac.cn/qk/89027X/202106/7106619753.html.[24] 闫昊, 周建中, 刘杨, 田沁兰. 导师身份对科研人员经费获取影响的实证研究. 科学学研究[J]. 2020, 第 2 作者38(5): 852-859, https://nxgp.cnki.net/kcms/detail?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20&filename=KXYJ202005010&v=MjQ1OTFvRmluZ1VyL0lMalhTWkxHNEhOSE1xbzlFWk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I3dWZadVo=.[25] 周建中闫昊孙粒, , . 我国科研人员职业生涯成长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 科研管理[J]. 2019, 40(10): 126-141, https://www.kygl.net.cn/CN/abstract/abstract21914.shtml.[26] 周建中, 赵璐. 我国基础领域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状况研究. 科学学研究[J]. 2019, 第 1 作者37(3): 476-48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001653641.[27] 周建中. 我国基础领域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状况研究—基于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科学学研究. 2019, 第 1 作者[28] 周建中. 科研人员成果产出与年龄相关吗?--基于文献综述的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J]. 2019, 第 1 作者41(9): 87-92,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002741120.[29] 宋琦, 林琳, 盛夏, 周建中, 李宗省. 构建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的西部特色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机制——以中国科学院院属西部研究所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现状为例. 中国科学院院刊[J]. 2019, 第 4 作者34(1): 104-11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001429174.[30] 周建中. 关于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科技导报[J]. 2019, 第 1 作者37(12): 97-101,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002391346.[31] 袁梦飞, 周建中. 我国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刊[J]. 2019, 第 2 作者34(12): 1431-143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0862219.[32] 周建中. 关于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科技导报[J]. 2019, 第 1 作者37(12): 97-101,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kjdb201912027.[33] 牛珩, 周建中. 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学科领域的定量分析与国际比较——以“长江学者”、“***”和“***”为例. 科技管理研究[J]. 2017, 第 2 作者243-24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671621766.[34] 周建中, 施云燕. 我国科研人员跨国流动的影响因素与问题研究. 科学学研究[J]. 2017, 第 1 作者35(2): 247-254, http://ir.casipm.ac.cn/handle/190111/8316.[35] 徐芳, 周建中, 刘文斌, 李晓轩. 博后经历对科研人员成长影响的定量研究. 科研管理[J]. 2016, 第 2 作者37(7): 117-125, https://www.kygl.net.cn/CN/abstract/abstract11119.shtml.[36]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号科研综合楼, 肖雯, 周建中. 我国科技奖励的定量分析与国际比较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J]. 2015, 第 3 作者37(4): 96-103, http://ir.casipm.ac.cn/handle/190111/7329.[37] 周建中. 怎么看我国科技领军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中国科技人才. 2015, 第 1 作者[38] 周建中. 转变科技评价观念提高创新能力. 中国农村科技[J]. 2014, 第 1 作者14-1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8609145.[39] 牛珩, 周建中. 基于定量分析角度开展的学科交叉研究与启示. 科技管理研究[J]. 2014, 第 2 作者34(5): 236-240,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8789431.[40] 周建中. 中国不同类型科技奖励问题与原因的认知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科学学研究. 2014, 第 1 作者[41] 周建中. 科技工作者对不同类型科技奖励的认知与评价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 科技促进发展. 2014, 第 1 作者[42] 代涛, 周建中. 美国研究领域国际标杆评估的方法与启示.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J]. 2013, 第 2 作者20-27, http://ir.casipm.ac.cn/handle/190111/6786.[43] 徐芳, 周建中. 国立科研机构同行评议方法的模式比较研究. 科学学研究[J]. 2013, 第 2 作者32(11): 1642-1648, http://ir.casipm.ac.cn/handle/190111/6773.[44] 周建中, 周长海. 我国科技评价管理办法的内容分析与启示. 科技促进发展[J]. 2012, 第 1 作者87-9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1731234.[45] 牛珩, 周建中. 基于CV分析方法对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特征研究——以“***”“、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为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12, 第 2 作者28(2): 96-102,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2864897.[46] 周建中, 周长海. 国立科研机构评价中的同行评议方法研究. 科技促进发展[J]. 2012, 第 1 作者75-80,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2904796.[47] 周建中. 科技项目中社会影响评议准则的内涵与启示. 科学学研究[J]. 2012, 第 1 作者30(12): 1795-1801, http://ir.casipm.ac.cn/handle/190111/6757.[48] 周建中, 肖小溪. 科技人才政策研究中应用CV方法的综述与启示.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J]. 2011, 第 1 作者32(2): 151-156,179, http://sciencechina.cn/gw.jsp?action=detail.jsp&internal_id=4129362&detailType=1.[49] 周建中. 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绩效评估的实践、方法及启示. 中国科技论坛[J]. 2009, 第 1 作者135-139,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29201000.[50] 周建中, 李晓轩. 国外科研资助机构学科交叉项目的评议机制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J]. 2008, 第 1 作者29(2): 9-13,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26481051.
发表著作
( 1 )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实践——知识创新工程(1998-2010年)评估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12-05, 第 5 作者( 2 ) 科技领军人才的选拨培养状况调查报告, An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status of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lites,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03, 第 1 作者( 3 ) 世界主要国立科研机构概况, 科学出版社, 2013-04, 第 5 作者
科研活动
参与会议
(1)A study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in China Jianzhong ZHOU 2017-06-28(2)A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Awards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2016-09-26(3)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两岸永续与经营管理研讨会 周建中 2016-03-23(4)An Exploratory Quantitative Study on Chinese Researchers:Based on Perspective of Survival Analysis. Jianzhong ZHOU 2015-11-09(5)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postdoctoral experience on care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searchers Jianzhong ZHOU 2015-09-17(6)博士后经历对我国科研人员职业发展影响的定量研究 第14届全国科技评价研讨会 周建中,徐芳,刘文斌,李晓轩 2014-11-08(7)科研机构专家分类评估的方法与实践——以中科院研究所为例 第13届全国科技评价研讨会 周建中,李晓轩 2013-11-09(8)Peer Review in CAS Institute Evaluation Jianzhong ZHOU, Xiaoxuan lI 2012-10-22(9)中科院研究所评价同行评议的实践与思考 第12届全国科技评价研讨会 周建中 2012-10-20(10)The Time Use Status of Researchers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Jianzhong ZHOU, Xiaoxuan lI 2011-10-24(11)国立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中科院研究所为例 第十届全国科技评价研讨会 周建中,李晓轩 2010-11-14(12)Curr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of problems in China’s scientific elites and their selection and nurture mechanism Jianzhong ZHOU 2010-10-07(13)A Study of the Model and Methodology for Institute Evaluation in CAS Jianzhong ZHOU, Xiaoxuan lI, Bin SHI 2009-11-11(14)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的模型与方法研究 第九届全国科技评价研讨会 周建中,李晓轩 2009-11-06(15)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绩效评估的实践、方法及启示 第八届全国科技评价研讨会 周建中 2008-09-20(16)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科学院竞争力与发展态势案例分析 第七届全国科技评价研讨会 周建中,周长海 2007-11-12(17)学科评估的方法分析与案例研究 第六届全国科技评价研讨会 周建中 2006-11-04(18)Evaluation of Research Fields:Practice in China Jianzhong ZHOU 200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