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育梁 男 博士生导师 半导体研究所
电子邮件:ylliu@semi.ac.cn
通信地址:北京912信箱
邮政编码:100083
个人主页:http://lab.semi.ac.cn/yanjiusheng/contents/1323/115917.html
研究领域
光电成像与机器视觉;传感器与人工智能系统;光传感与光通信;光子集成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1、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2、物理电子学
3、电子与通信工程
研究方向
1、光电成像与机器视觉;2、传感器与人工智能系统;3、光传感、光通信器件与系统
教育背景
1987-07--1990-06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 工学硕士
1983-09--1987-06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 学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1993-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2000年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部总裁助理、副总工程师、对外合作部总经理。2000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半导体集成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光电系统实验室主任。现为光电系统研究组组长。兼职:《科学通报》编委、《电子器件》编委会副主任。还曾任上海交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和太原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福建省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专利与奖励
在光通信器件方面,与企业合作,主持完成了10Gb/s SDH光传输系统色散补偿器产品,实现了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长期供货,相关成果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成果鉴定确认为"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光纤传感方面,研究成果在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上海跨海大桥、国家航天工程中得到应用,被相关部门嘉奖。在光电成像方面,所研制的远距离成像系统、水下成像系统、激光夜视系统都得到应用。与研究生共同申请发明专利约60项,涉及光电成像、显示、光传感和光通信等多个领域。
出版信息
1. Wang Xinwei, Zhou Yan, Fan Songtao, He Jun, and Liu Yuliang, Four-dimensional flash trajectory imaging using time-delay-modulated range-gated vieweing, Optics Letters, Vol. 36, Issue 3, pp. 364-366 (2011).
2. L. Zhang, R. Q. Ji, L. X .Jia, L. Yang, P. Zhou, Y. H. Tian, P. Chen, Y. Y. Lu, Z. Y. Jiang, Y. L. Liu, Q. Fang, and M .B. Yu, “Demonstration of directed XOR/XNOR logic gates using two cascaded microring resonators,” Optics Letters, 35(2010), 1620-1622.
3. J. He, L. Wang, F. Li, and Y. L. Liu, “An Ameliorated Phase Generated Carrier Demodulation Algorithm With Low Harmonic Distortion and High Stability,”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8(2010), 3258-3265.
4. M. M. Geng, L. X. Jia. L. Zhang, L. Yang, P. Chen, T. Wang, and Y. L. Liu, Four-channel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based on photonic wire waveguide, Optics Express, 17 (2009), 5502-5516.
5. L. X. Jia, M. M. Geng, L. Zhang, L. Yang, P. Chen, Y. L. Liu, Q. Fang, and M. B. Yu, “Wavelength conversion based on degenerate-four-wave-mixing with continuous-wave pumping in silicon nanowire waveguide,” Optics Letters, 34 (2009) 3502-3504.
6. Hao Xiao, Fang Li & Yuliang Liu, Crosstalk analysis of a fiber laser sensor system based on digital phase generated carrier scheme, J. Lightwave Technology, 2008, Vol.26, No.10, 1249-1255.
7. Wentao Zhang, Yuliang Liu, Fang Li, and Hao Xiao, Fiber laser hydrophone based on double diaphragms: theory and experiment, J. Lightwave Technology, 2008, Vol.26, No.10, 1349-1352.
8. Yuliang Liu, et al, Novel silicon waveguide switch based on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Appl. Phys. Lett., 1994, 64(16): 2079-2080
科研活动
主持完成十多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等。研究内容包括Tb/s级WDM光网络及其智能节点功能的研究、硅基集成化ROADM的关键技术、SDH光传输系统的色散补偿技术、WDM光网络的信道监测技术,以及应用于地面波、水声、空气声、温度场及应变探测的光纤传感器、解调器及其传感器网络。
目前主要进行智能传感与物联网、光电成像与机器视觉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课题涉及远距离成像、水下成像、水下光传感网络、立体视觉等前沿技术。研究经费充足。研究组有研究人员约50名,其中一半为博士、硕士研究生。许多研究生直接参与海洋科学试验等重大科研活动。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方青 01 19245
夏君磊 01 19245
赵致民 01 19245
孙增辉 01 19245
陈鹏 01 19245
田珂珂 01 19245
辛红丽 01 19245
贺月娇 01 19245
张松伟 01 19245
陈鹏 02 19245
张文涛 01 19245
邢怀飞 01 19245
贾亮 01 19245
王永杰 01 19245
肖浩 01 19245
秦海琨 02 19245
齐龙舟 02 19245
吴悦峰 01 19243
耿敏明 01 19243
贾连希 01 19245
徐团伟 01 19245
王锐 01 19245
王新伟 01 19243
张磊 01 19245
何俊 01 19245
王林 02 19243
宋晓燕 02 19243
张发祥 01 19243
王国华 02 19579
刘超 02 19243
任梅珍 02 19579
高燕龙 02 19245
孔庆善 01 19245
张运方 01 19245
卢德贞 02 19245
刘洋 02 19245
李丽艳 01 19243
王国庆 02 19579
卢宝莉 01 19243
孙亮 01 19243
刘晓泉 01 19243
现指导学生
张轩宇 02 19245
王潇 01 19245
杨于清 02 19244